流動性問題待解
專家稱對產品制約有限
“如果想要在產品的存續期間贖回信托計劃一般是不允許的,但是可以轉讓,不過客戶自己尋找受讓方一般會比較困難,這種事情一般都是我們接受客戶的委托來尋找,接收轉讓的份額會和我們的產品庫放在一起由銷售人員進行銷售。”上述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
雖然流動性困境待解,但是在用益信托創始人李旸看來,信托產品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對信托產品的制約并不大。
“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是一個體制上和制度上的問題,如果要解決還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措施才行”,李旸對本報記者表示:“以后怎么樣不好說,不過在目前看來,對信托產品的制約還不大?!?/p>
關于信托收益權轉讓的市場,上海在2007年建立了上海市信托登記中心,并且目前在爭取改制為全國性的信托登記中心,但是相關的法律法規未配套實施一直是困擾信托收益權轉讓市場發展的瓶頸。
今年以來,由于市場上不確定性增加,樓市調控,通脹高企,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資產保值增值的戰斗中集合信托以其超高的收益率以及相對的穩健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然而,信托有別于證券、基金,沒有廣泛的自己的二級交易市場。立足于高端理財的信托公司,面對不同客戶對資金流動性不同的需求,也開始對信托產品進行開放式設計,在產品的提前贖回與轉讓上做文章。
可以提前轉讓贖回
根據《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規定,信托公司設立的集合類信托期限不得少于1年,同樣,以往的信托計劃在信托存續期間一般是不允許投資人贖回的。
“不過,現在產品的設計上比以往要靈活很多,畢竟有些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北京某信托公司的信托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信托公司從產品導向逐漸向客戶導向的今天,以客戶為中心的制度,如份額轉讓等流動性方面的程序也在信托公司內部逐漸建立,雖然信托計劃沒有合適的二級市場,但是在公司內部,一些信托公司的客戶經理會幫助有轉讓信托份數需求的客戶尋找新的買家。
“不過,申請信托份額轉讓的話,公司會收取一定的管理費,被轉讓份額的收益肯定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這位信托經理直言。
無固定期限集合信托亮相
如果按照流動性講的話,除證券投資類信托計劃以外,信托產品在設計時分為允許贖回和不允許贖回兩種,絕大多數固定期限信托在成立之后是不允許投資者贖回本金的,但是部分信托計劃會設定專門的開放日,投資者可以在開放日向信托公司申請贖回。不過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某些無固定期限的開放式集合信托,但是往往收益會稍微低一些。
例如平安信托近期推出的資金池系列的產品,平安財富·日聚金跨市場貨幣基金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便以低風險和高流動性為標榜,產品投資于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基金、銀行間債券等多種產品,不過令人更加關注的是產品的期限及認購和贖回要求:預約分為活期型和預約型,預約的期限分為1、3、6、9、12個月,認購的資金在預約期滿后分配本金和信托收益,信托產品的認購也突破了以往的以發行期為限的認購方式,在每個工作日均可認購。
不過該產品的收益率相對較低,雖然跑贏了一年期銀行存款3.50%的利率和銀行理財4.61%的收益率,但是預期5.85%的收益率在集合信托市場處于低位。
除此以外,背靠平安集團的平安信托利用集團優勢,也發行了均衡穩健等一系列投資于資本市場或是銀行理財產品等市場的開放式的信托計劃,今年以來已達到數十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