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托與基金專戶合作的產品不斷出現,為信托產品探索出投資新方式。業內人士表示,繼合伙企業模式之后,基金專戶成為了信托產品投資定向增發以及繞開證券開戶限制的一種新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獲悉,在合伙模式之后,信托公司為使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能夠參與定向增發,將這些資金投向公募基金的“一對一”專戶理財,最為公開的是陜國投。陜國投近日公告,陜國投一連發行了5期產品定向投資廣發基金的專戶,同時該公司還與匯添富基金、國泰基金、興業全球基金發行了多只同類產品。招募說明書顯示,這些基金專戶的投資范圍大都指向定向增發。
據了解,根據相關法規,信托公司發行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不能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在監管層2009年底放行合伙企業開通證券賬戶參與定向增發之后,合伙企業參與定向增發潮起,這其中不少合伙企業有信托的集合資金投入,信托嵌入合伙企業的模式隨后風行一時。如上海一家以合伙企業模式參與定向增發的知名私募,實際募集資金基本上都是以信托公司的集合資金計劃方式。
西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合伙企業的相關政策不太明朗,而且可能面臨較高的稅收,因而通過投資基金專戶進而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成為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投資的新方式。數據同時顯示,目前公開的通過合伙企業進行投資的陽光私募產品并不是很多,上述信托人士還告訴記者,投資定向增發只是信托資金投向基金專戶的一個方面,開戶受限是信托資金投向基金專戶的另一大原因。
融智投顧研究員李伯元表示,隨著信托、基金、私募行業的不斷演化,相互之間的合作方式也會不斷創新。信托資金通過基金專戶投資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