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私人銀行一位王主任說道,“藝術品本身的價值和當前市場給它的價格是不匹配的,很多有泡沫成分同比增長1969.16%!這是用益信托工作室統計的今年上半年藝術品信托發行規模和去年同期相比較的增長率。
藝術品投資為何如此瘋狂?藝術市場在不同時期都有積極的回報,在過去的5-10年中,藝術品的表現都超過金融資產。全球股市從1920年到現在,平均回報率為13.4%;房地產按美國的指數,平均回報為6.5%;而藝術品的年平均回報率達到了14.4%,與股市投資回報率相當,而遠高于房地產投資的年回報率。
藝術品投資如今與房地產投資、金融投資并列,是世界上收益最佳的三大投資項目之一。地產不斷被調控,股市低迷,高回報率的藝術品投資自然而然成為了投資者的寵兒。
藝術品投資帶動了酒、茶和翡翠等其它產品的投資,它也成為了另類產品投資中的代表。“金融+藝術品”會是怎樣的一番繁榮?顯然,它不僅僅有高收益率的特征,還提示著風險。
國投發行數量占比1/3,中融緊隨其后
2010年春季藝術品拍賣中,中國嘉德、保利等6家拍賣公司總成交額創紀錄地高達116.04億人民幣,很難想象的是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后的第三大藝術品市場。
游資集結鄭州文交所、天津文交所的藝術品價格的大幅波動,藝術品市場在細節中表現著它的瘋狂。而我們要講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品市場,還有金融市場。
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藝術品信托發行規模為258645.5萬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2500萬元,同比增長1969.16%。
藝術品信托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地火爆。
根據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監測統計,截至9月5日,共發行藝術品金融產品36款,其中3款是銀行理財產品,其余33款則是由信托公司發行。
33款藝術品信托產品中,2009年發行的有1款,2010年共發行了10款,其余的22款均是在今年發行的。
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2011年上半年,參與藝術品盛宴的信托公司就多達7家,發行的藝術品信托產品達14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1款,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達366.67%;上半年發行約規模為26億元,同比增20倍以上。
而在今年7月和8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信托公司發行的藝術品信托就有8款,而今年上半年總共發行的藝術品信托產品才14款。瘋狂一直在繼續,從未停止。
這里不得不提中國民生銀行。2007年6月,民生銀行發行了中國首款投資于藝術品的理財產品“2007年"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產品”,開創了藝術品金融投資的先河。然而,藝術品金融產品并沒有從此活躍起來。
時隔兩年,直到2009年6月,國投信托攜手保利文化和建設銀行發行了首款藝術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國投信托·盛世寶藏1號·保利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藝術品信托產品才逐漸浮出水面,受到越來越從投資者的青睞。國投信托也被認為是藝術品信托產品領域的引導者。
33款藝術品信托產品中,國投信托占據12款,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分別有6款和4款。2009年和2010年共計發行的11款藝術品信托產品中,9款是由國投信托發行的,其余2款分別是由吉林省信托和中信信托發行。而國投信托在今年發行的該類產品僅有3款,相比去年少很多。
可以說,國投信托搶占了藝術品信托發行的先機,遠遠拋開了其它信托公司。第二家參與藝術品信托產品發行的信托公司是吉林省信托責任有限公司,而這距離國投信托發行的第一款藝術品信托已有15個月的時間。
但有一家信托公司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就是發行數量排名第二的中融信托,這家以狼性文化為主的信托公司似乎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像野狼一樣兇猛,在任何領域它都能去爭奪一片天地,在任何競爭背景下它都可以表現冷靜去勇往直前。
中融信托共計發行了6款藝術品信托產品,而這6款產品全部是在今年發行的。中融信托雖然進入藝術品信托產品領域并不早,然而它卻表現出強有力的進攻。
投資范圍多樣化,收益水平相差甚大
相關數據顯示,藝術品的年平均回報率達到了14.4%,與股市平均回報率相當,遠高于房地產投資的年回報率。這就是它受到投資者青睞最關鍵的原因所在。
在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統計的33款藝術品信托產品中,其中12款地預期收益率不明,其余21款的預期收益率都在6%-12%區間范圍內,而平均收益率為8.7%。
而每個信托公司的該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大都表現出一致性,如國投信托的一般是9%,中融信托的一般為8%,華澳信托多是6.5%。預期收益率達到10%以上的有6款,主要是由北京國際信托、中融和中信信托發行。
“墨韻1號藝術品投資基金信托”發行規模共3100萬,期限3年,2014年8月到期,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近現代和當代中國書畫作品類藝術品交易;閑置資金可用于銀行存款、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等。
藝術品信托產品中,一般投資于書畫類的較多。例如上海國際信托聯手上海證大推出的“香花石”系列也是上海信托業推出的第一只藝術品陽光私募基金,70%~80%的資金投資于當代本土(華裔)畫家的繪畫作品,20%~30%的資金用于藝術品營銷投資,視投資節奏可投資銀行存款、國債等。
除了書畫外,藝術品信托產品的投資范圍表現出了多樣性的特征。例如中信信托發行的“文道梵云雅玩投資基金信托”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犀角象牙雕刻等古代雅玩類藝術品交易;而西安國際信托發行的“博雅一期藝術品投資信托”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收購以中國各朝代精品瓷器為主的藝術品及古琴、文玩、家具等雜項藏品等。
回購機制是產品結構設計關鍵
對于大多數藝術品信托產品,產品結構設計非常關鍵。良好的產品結構設計能將風險降到最低。一般來說藝術品信托產品都有投資顧問,并設置相應的回購機制。
對于高收益和高風險的藝術品信托產品,大多數信托公司都設置有優先委托人和次級委托人,機構委托人和自然委托人。例如由中融信托發行的“邦文傳家寶信托”的預期收益率是這樣規定的:優先級受益人固定收益:預期信托收益率10%/年;超額收益(如有)的50%;次級受益人固定收益:10%;超額收益的50%。
“投顧承擔虧損緩沖墊作用,有先虧損,后收益的義務;而投資者享有虧損緩沖點效應,有后虧損先獲利的權利。客戶一定要認真去分析藝術品信托的回購機制。”上國投的一位蔡小姐說道。
上國投的香花石第三期產品的回購機制則是“分層+緩沖墊”,投顧投資1000萬,而上國投需要募集5000萬資金,委托人群按照投資門檻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分層銷售,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上國投的委托人分為三類A層、B層和C層。其中A層是指公開發售,單個委托人最低投資額為75萬元,享有虧損緩沖墊效應,有后虧損先獲利的權利;而B層是指定向募集,特定委托人資金根據A層募集規模按照1:3配比,承擔虧損緩沖墊作用,有先虧損后收益的義務;C層也是公開發售,但門檻較A層高,單個委托人最低投資額為300萬元,直接享有信托計劃單位凈值的收益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