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先后有近30家信托公司已公告或者透露了相關增資事項、已完成工商登記以及尚未完成工商登記,股權轉讓的熱潮或許還會持續,今年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案例發生。值得引起關注!
隨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信托業內再現股權轉讓的熱潮。信托業處于創新轉型的攻堅期,信托業整體盈利水平也進入下行區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公告,此次民生信托被轉讓的股權合計占比3.45%,底價為5.106億元。其中北京首都旅游集團轉讓3.4286%,若轉讓完成持股將變為3%,中國康輝旅行社集團轉讓0.0214%,若轉讓完成將清空持股。
根據轉讓方披露的民生信托截至去年11月底的財務報告,民生信托所有者權益為96.28億元,此次轉讓底價溢價約53%。
從2016年開始,信托業內就迎來了股權轉讓的小高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已有至少十家信托公司的股東發生變動。
目前,濠吉集團受讓四川信托30%股權一事尚待批復。中誠信托的10.18%和3.39%兩筆股權轉讓尚在推進中。而近期,方正東亞信托的大股東北大方正正式退出,武漢金控入主。另外,還有多起外資股東退出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信托行業經過近些年的轉型發展已催生了不少具有“新活力”的信托機構,信托資產規模2016年末突破20萬億元大關,信托擁有可以橫跨貨幣、資本和實業三大市場的制度優勢,這一系列因素無疑說明信托牌照仍具有一定價值,特別是相關機構在構建金融控股集團的過程中,信托優勢將凸顯,這也是仍有“看好”信托業的機構存在的原因。
而自身原因方面,進行股權轉讓的部分信托公司的股東可能存在自身盈利能力和流動性方面的壓力,需要套現信托股權來緩解現金流壓力。而接手的股東,可能與其經營發展需要有關。具體來說,各家信托就有自身的特殊背景和原因。
增資是信托公司近年來的主旋律,在當下信托行業轉型的攻堅期,信托公司具有募資以擴展業務的內在需求;同時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的監管措施,以及監管評級和行業評級都要求信托公司提升凈資本,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在這兩個因素推動下,信托公司確有一定的增資需求。同時,股權轉讓確實與信托公司自身實力有一定關系,通過股權轉讓更換股東的方式來增資以增強信托公司實力也是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