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報季,又是一年信托的“職工人均薪酬”飽受熱議之季。
在諸多關于今年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酬的統計中,包括安信信托及陜國投,甚至多家具有信托概念上市公司的員工平均薪酬又一次名列前茅。例如,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在其統計的“上市公司員工人均薪酬”排名中,安信信托以217.27萬元的高薪殺入前三甲。同為上市信托公司的陜國投人均薪酬亦達到61.54萬元,在3219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7位。而以愛建信托為主要利潤支柱的愛建集團人均薪酬亦高居前列。2016年度,愛建集團員工人均薪酬為81.18萬元,排名第10位。
信托行業高薪再一次讓人“惹眼”,不過這個行業的薪酬真的有這么高嗎?
有安信信托內部員工對《證券日報》記者稱,“這個數據,并不能準確反映公司員工的實際薪酬水平。”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安信信托屬于民營背景的信托公司,在激勵上對員工給予的會比較充分,加之這兩年業績發展迅速,人均薪酬在行業應處于上游,但人均200多萬元,也明顯過高。
而人均薪酬被夸大,究其原因,記者了解到,除了一向被用于衡量上市公司員工薪酬的指標“應付職工薪酬”和“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本身更貼近企業用人成本而非員工實際薪酬外,信托行業特殊但普遍實施的激勵性薪酬延付制度,也會降低該指標在測度信托行業人均薪酬方面的準確度。
事實上,與其他金融行業一樣,信托公司的員工薪酬也存在巨大的崗位差異。而對于初次就業的應屆生來說,在崗位基本相同的情況下,信托業開出的“價碼”與其他券商、基金等非銀金融行業相比,優勢并不明顯。《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某經濟類高校,對部分已獲得信托公司offer的應屆就業生進行采訪,薪資水平大概在年薪20萬元-30萬元左右。這個薪酬水平與周圍簽約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同學相比,并沒有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