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金融業的收入高,可是在表面光鮮的背后,付出的艱辛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
排名NO.1的是投資銀行家。談及壓力最大的工作,無論是在金融街還是華爾街,在整個金融服務業投行部門都遙遙領先。投資銀行家要同時面對兩個觸發職業壓力的最大因素,工作難度高,且工作量龐大。對投行分析師和經理來說更是如此,盡管銀行已經采取措施試圖減輕這種壓力,但工作壓力不是說降低就能降低的。在市場上,很多人會把自己自嘲為“投行狗”,也許只有行業內的人才能理解吧。
第二名是大家熟知的交易員。交易員的工作時間或許不像投資銀行家那樣變態,但他們承受的壓力更為巨大。交易員的壓力是實時的,而且瞬間就會產生。作為交易員,在工作中面對著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和棘手問題,不管市場行情好不好,每天都得坐在那兒,而且要快速應對市場發生的各種變化。想長壽,最好別干交易員。
第三名是風險管理與合規審查。由于風險管理與合規審查員工不創造收益,往往被那些拼命要把交易做成的同事看成是天敵。他們的工作職責就是小題大做,但真的小題大做了,也改變不了什么。合規審查就是一份沒有靈魂的工作,到頭來還是得低著頭,收著錢,機械地思考。
第四名是理財經理。理財經理和財務顧問壓力產生的方式是特定的:有多大付出,才有多大收獲。理財經理的被解聘率和被雇傭率往往非常接近。這是一份銷售工作,而目標通常就是家人和朋友,起薪很微薄,只能勉強維持溫飽,還要不斷的銷售產品才能不被解雇。
第五名是機構銷售。任何以銷售為主的工作都會有壓力,隨著銀行向“低接觸”商業模式轉變,銷售人員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因為最重要的客戶正被鼓勵使用電子系統進行交易,不再需要人工幫助,他們面臨隨時下崗的境地。
第六名是管理咨詢。這群人每天工作時間15小時,睡覺時間不足6小時,想要做好,就得準備好放下身邊所有事情,專注在巨量的工作上。
第七名是私募股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私募股權是金融界最令人向往的工作,同時也是最難被錄用的。私募股權基金是投資者,并且是長線投資者,這有利于減少日常工作壓力。不過每當需要做出新的投資決策時,在私募股權工作就可能與在投行工作非常相似,而如果同時關注十個項目呢……
第八名是股票研究員。股票研究員是金融界的學者,他們詳盡地研究股票或板塊,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后,在恰當的時間寫下對有關板塊的操作建議。投資者根據研究員的報告和建議購買股票,做好了,大家都賺錢,皆大歡喜,可要是推薦的版塊或股票下跌呢?特別是在中國做股票研究員,做不好那可就是“黑嘴”啊。
第九名是基金經理。只要投資正確,做買方工作很容易;但要是做錯了,就和賣方一樣壓力重重。即便如此,做基金管理還是要比在投行好多了。做投行的賣方,就算一直正確,仍要夾起尾巴做人。
第十名是會計。只要你喜歡常規作業,并愿意在一個崗位上長時間工作一段時間,會計工作非常合適,因為幾乎沒有什么壓力。不過,會計不允許出錯,一旦數字錯了,那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這種無形的精神壓力到底大不大呢?
總之,社會上傳說中的“錢多事少離家近”,那只是傳說,真正賺錢的崗位,與其匹配的專業能力和自身的付出都是成正比的。努力才有收獲,這是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