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黃車沖上山巔;2018年,朱嘯虎功成下山。
殊途同歸的共享單車
和無法觸摸的區塊鏈不同,共享單車崛起的時候,可是打著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剛需招牌。
共享單車到底有多火?廠長給大家打個比方吧,曾幾何時,共有77種花色的單車在大街小巷里穿梭招搖著……但直到現在,這個數字已經急速縮水到了10家以內。悟空的雷厚義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就收到了300多個投資意向,但是實際到位的資金就只有50萬元。小藍車,也曾經受到真格基金和創新工廠的青睞,但從2017年6月開始,創始人李剛就已經融不到一分錢了。
即便是摩拜ofo這種背后有人的“行業巨頭”,也紛紛在今年遭受到了堪比P2P的逾期擠兌危機……在通往谷底的下坡路中,悟空單車先崩為敬,小藍車也是蹤跡難尋,ofo不但不甘人后,還后來居上了。
作為曾經的創投人,金沙江的朱嘯虎已經在前排吃瓜了,要知道在2017年以后,阿里還有滴滴才是小黃車的最大接盤俠。
而對于ofo目前的困局,戴威的兩位金主,阿里和滴滴,卻對此諱莫如深。
截至11末,ofo共融資14.5億美元,其中阿里投了3.4億美元,螞蟻金服1.4億美元,再加上8000萬美元的債權,總共就有5.6億美元。
滴滴雖然今年飽受爭議,但前前后后也布局了3.7億美元。而從十月份再到最近,一直都有媒體爆出滴滴收購ofo的消息,但是滴滴始終對此予以否認。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滴滴原本想把小黃車納入其出行帝國的最后一環,而阿里,也想充分利用ofo的龐大基數所帶來的流量入口。
但在全民退押金的輿論風口里,連剛需都默不作聲,而資本也只好望而卻步。
相比小黃車戴維的垂死掙扎,摩拜的胡瑋煒倒是全身而退了。
12月23日,胡瑋煒宣布以個人原因辭去了膜拜單車的CEO一職,至此,摩拜已經完全褪去創始團隊的基因,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美團單車”。
雖然摩拜在今年也沒有實現盈利,但是摩拜卻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時機,賣身給了美團。
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美團就用38億美金的價格并購了摩拜95%的股份。不過美團自身也不好過,胡瑋煒走了沒多久,摩拜大搞“人員優化”的傳聞就得到了美團的官方承認。
沒有贏家的2018
現在再看年初的那場罵戰,多多少少都讓人有點唏噓。
曾在區塊鏈大快朵頤的徐總,38倍回報成空,多個項目幾乎血本無歸;
而那個一度拋棄我們的同齡人,也從身價30億的富豪變成了失信老賴。
當初大佬們振臂一呼,引領了一群無知無畏的壯士去勇敢地擁抱未來,然后壯烈地撞了個粉身碎骨。
可戴威何嘗不是個倔強的追夢人,如果那時他采納了朱嘯虎的建議合并了摩拜,共享單車是否會有不同的結局?
古典互聯網和新技術革命的撕逼大戰,在2018的寒夜里都淪為了一聲嘆息。
但在廠長看來,徐小平并沒有被打臉,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任何一個新技術浪潮到來的時候,都伴隨著一定的狂熱與泡沫,但到頭來最終勝出的,還是那些提供了實實在在技術與產品、創造了能夠被人類使用價值的人和公司。“
只要風口再臨,任何破銅爛鐵都會卷土重來。而被打臉的永遠只有我們這些不夠聰明的跟風韭菜。
廠長希望大家記住,投資是個反人性的過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去!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塊雪花是無辜的。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可當風停了,摔下來的可不止是豬,至少現在,還有貨真價實的獨角獸。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