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權投資新工具-并購基金。
多多先給大家上一組最新數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644起,同比上升4.55%;披露金額的并購案例總計550起,共涉及交易金額2,894.91億人民幣,同比下降39.22%,整體平穩發展。
目前全球超過9000家私募機構管理超過1.9萬億美元的資金,其中并購基金占比達到63%。而中國市場則九成以上都是財務投資者,與并購基金不同,財務投資者都是參股,通常不參與企業的運營。2017年美國并購基金參與的并購占全美國商業并購總規模的19%左右,而中國不足1%,未來成長空間顯著。
與傳統私募股權投資相比,并購基金體現特點:期限較短、收益穩健、中等風險中高收益。
那到底什么是并購基金?
并購基金,是專注于對目標企業進行并購的基金,其投資手法是,通過收購目標企業股權,獲得對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后對其進行一定的重組改造,持有一定時期后再出售。
并購基金與其他類型投資的不同表現在,風險投資主要投資于創業型企業,并購基金選擇的對象是成熟企業;其他私募股權投資對企業控制權無興趣,而并購基金意在獲得目標企業的控制權。所以并購基金經常出現在MBO和MBI中。
并購基金為什么比IPO更受歡迎?并購基金有什么優勢?
并購基金是股權基金最佳退出方式,可實現資本快速套現,不受IPO諸多條件限制。然而IPO退出則面臨諸多風險,比如門檻高,手續多,時間長,成本高。
并購基金發展現狀如何?為何大熱?
主要原因政府導向,從而引爆了并購基金。并購重組符合國家經濟改革的戰略方針,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另外,中國并購行業市場規模從2009年到300億成長到2017年約2萬億,井噴式增長的一個情況也是使并購基金大熱的一個點。
其次,并購基金的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不同的退出方式收益基本是不相同的,一級市場入股擬借殼上市或者是被并購收益基本是在10-15倍,企業上市實現借殼或者被并購收益是15-20倍,二級市場退出的收益是40-60倍。
通過以上多多對并購基金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肯定對并購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多多對并購基金的投資做下建議:
投資并購基金正當時
一是政策利好。國家近期不斷推出政策,鼓勵兼并收購與資產重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與A股IPO相比,審批流程較簡單、審核周期較短、審核條件與要求較為寬松、不用“排隊”。
二是并購基金在中國市場機會增大。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升級,各行各業的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各細分行業也需要出現世界級品牌或龍頭,提升中國本土企業國際競爭力,這使得國內并購市場進入快速發展周期,持續活躍。
當然,所有的投資離不開投資人本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多多誠摯建議廣大投資人時刻把握資本市場的新動向,再結合自身實際,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來源:陸金所理財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