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私募300家入失聯名單“馬太效應”凸顯!募集或迎新時代?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二八分化的行情以及私募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私募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一批成立較久的私募基金,憑借強大的投研實力,業績表現經歷了市場牛熊考驗,風控合規體系也日趨完善,進一步確定領先優勢。
01 市場二八分化 私募“馬太效應”凸顯
業績表現方面,具有扎實投研功底的“公募派”私募業績尤為搶眼,小型私募基金表現則相對落后。據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今年百億以上規模私募旗下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7.9%,景林資產、高毅資產旗下產品平均收益均超過50%;規模在50億~100億的大型私募產品平均收益率10.98%,而規模在10億以下的私募平均收益率為9.55%。
憑借優異的投資業績,優勢私募今年大舉擴張。百億私募強勢發行新產品,小私募募資艱難,相當數量的小私募離場退出。統計顯示,截至12月4日,百億以上私募今年以來平均每家新發產品12.34只,合晟資產、高毅資產、映雪投資和景林資產成為今年最“高產”的百億私募,發行數量均在30只以上;50億~100億的大型私募平均每家發行6.92只,而管理規模在10億以下的私募,平均每家發行量僅為1.15只。
02 前海旗隆跑路 逾300家私募入失聯名單
11月29日,上市公司國民技術公告稱,公司累計投入5億元的產業基金合伙人北京旗隆及母公司前海旗隆相關人員“失聯”,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司股票于11月29日起停牌。
據了解,前海旗隆董事長兼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代雪峰有20多年的投資經歷。2006年在深圳成立私募,2014年備案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民技術的公告引起極大關注,實際上前海旗隆基金深圳和北京的辦公室在今年10月底已經人去樓空,代雪峰的電話也無法接通。
據統計,即使國民技術剔除已收回分紅5000萬元,仍有4.5億元投資下落不明,而國民技術十年來的凈利潤僅為4.39億元。受此影響,國民技術于12月20日復牌后的3天累計下跌27%。
截至11月底,基金業協會已將303家私募列入失聯名單,其中92家機構被注銷登記,9家機構自行申請注銷登記。
03 新三板掛牌私募整改 中科招商等5家被摘牌
從炙手可熱到黯然離場,新三板掛牌私募整改歷時一年多,終于有了結果。截至12月16日,10家公司安全過關,中科招商、達仁資管等5家私募年底終止掛牌。經過整改,掛牌私募將回歸資管本質。
2014年、2015年期間,一批私募機構掛牌新三板,部分公司展開資本運作,大額融資引發質疑,2015年12月,證監會暫停PE管理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及融資。2016年5月27日,股轉公司發布《關于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私募機構增加了8個掛牌條件,包括“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占收入來源的80%以上”、“募集資金不存在投資滬深交易所二級市場上市公司股票及相關私募證券類基金的情形”等。隨后,新三板掛牌私募進入了長達一年的整改期。期間,債券私募巨頭合晟資產主動宣布退出新三板。
2017年10月27日,股轉公司發布《關于掛牌私募機構自查整改相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參與整改的私募在11月10日前提交自查報告。12月中旬,股轉公司公布核查結果,富海銀濤、擁灣資產、銀紀資產、達仁資管、中科招商等5家公司不符合整改要求,將在12月底終止掛牌。同創偉業、浙商創投、菁英時代等10家掛牌私募機構過關,其余仍在核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