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對定增股份減持的時間和數量做出規范。接受記者采訪的私募人士認為,新規延長了定增產品的退出周期,有利于引導價值投資,防止短期套利行為,分散市場壓力。對于未來的投資機會,私募認為,近兩年定增市場過于火爆,如今冷靜下來重新醞釀機會,目前策略上收縮戰線,等待時機。
新規引導價值投資
退出難題待解決
新規對定增股份的減持做出限制:解禁1年內,股東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其持有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50%;任意連續3個月內通過競價交易減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過總股本的1%,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且大宗交易的受讓方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
長富匯銀資本市場事業部董事總經理曾晚晴認為,新規通過調整交易規則延長了投資定增產品的退出時間周期,對定增投資退出節奏的調整幅度適當,一方面保障了非公開發行融資方式的戰略導向和價值導向,同時抑制了追求短期暴利的投機沖動,對定增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格上理財分析師徐麗表示,新規至少延長1年的減持時間,項目退出期延長,流動性受限,定增市場將短期受到壓制,定增項目的發行和募資金額將可能明顯下降。但她認為,在新規之下,未來定增市場將顯現新的投資機會。上市公司為減輕其發行壓力,會將股價保持在相對低位,同時也會將更多精力花在提高企業價值以及募投項目吸引力方面,這些都可能使投資者擁有更大的獲利空間。
北京某大型私募定增投資經理也表示,新規有利于減持行為分散化,減小對二級市場的壓力。同時,監管引導價值投資,防止套利資金進入,希望著眼于股票長期的內生邏輯進行投資。他認為,雖然新規增加了對特定股東的限制,但并沒有把路堵死,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相結合也是一種渠道。未來大宗交易可能會更加活躍,做定增的投資人也可能變成大宗交易的接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