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大盤再次上演V型“驚魂”。至此,4月中旬以來的調整令滬指累計跌去約240點。期間,主動管理的公募基金凈值大幅潰退,8只基金下跌幅度超過20%,華商系占據4席,損失慘重。令人詫異的是,這4只基金均由華商基金總經理親自管理。
跌幅最高的基金虧23%
本周三一開盤,滬指就開始跳水,不斷逼近3000點大關,多數板塊下挫。貴州茅臺 、格力電器 、中國平安 、中國石油等權重股殺跌拖累指數。隨后這些個股陸續拉升,帶動大盤跌幅收窄,但3000點仍是岌岌可危。自4月10日起至5月24日,上證綜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6.77%、6.14%和6.77%。
期間,由于大盤“一九”分化明顯,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凈值也幾乎是全線下跌,僅有極少部分基金能夠逆流而上。據數據,自4月10日起至5月23日,股票型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5.36%,由于最低倉位限制為80%,因此這類基金中實現正收益的基金數量占比僅17%。而受益于低倉位下限,混合型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3.18%,約有28%的基金凈值免于下跌。但仍然難掩單只基金業績分化。
成立于今年1月中旬的匯安豐澤A/C區間收益率達到8.04%和8%,成為表現最好的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為55%,前十大重倉股中有9只在業績統計區間內上漲,其中海康威視漲幅達到32%以上,貴州茅臺 、上汽集團漲幅分別達到15.61%和13.82%。易方達中小盤 、易方達消費行業兩只由不同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漲幅超過7%。景順長城新興成長 、景順長城鼎益漲幅分別為7.05%和6.85%。
與此同時,下跌超過20%的基金則達到8只,包括華商主題精選 、華商未來 、華商新銳產業、北信瑞豐無限互聯主題、國投瑞銀國家安全、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金鷹核心資源 、華商動態 。其中,跌幅最高的華滴主題精選虧損23.13%。基金區間首尾業績差距超過31%。
老總管理的基金墊底
從跌幅榜名單中可以看出,4月10日至5月23日,8只跌幅超過20%的基金中,華商基金就占據4席。華商主題精選、華商未來主題、華商新銳產業分別以23.13%、22.85%、21.68%成為跌幅最大的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華商動態阿爾法跌幅為20.21%,跌幅榜上排名第8。最為重要的是,4只基金都由華商基金總經理梁永強管理,配置也頗為相似,成為又一例一損俱損的案例。
根據此前公布的基金一季報數據,上述華商系4只基金的前10大重倉股集中在15只個股上,4只基金至少有7只重倉股完全相同,包括北方華創、航發科技、航天長鋒、航天科技 、洪都航空 、四創電子、中航電測 ,均集中在軍工領域。據《金融投資報》記者統計,在業績統計區間內,軍工板塊調整最為慘烈,這7只股悉數下跌,跌幅最少的也在15%以上。航天長峰區間跌幅達到41%。航發科技、洪都航空跌幅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華商系的墊底并非偶然。根據數據,目前華商基金共有40只基金,19位基金經理,雖然人均管理基金數僅為2只,但其總經理梁永強就管理4只權益類基金,身兼數職且一拖多,配置雷同,背后突顯出的是人才的供給不足。
自2013年以來,華商旗下頗有實力的基金經理孫建波 、田明圣 、劉宏等相繼離職以后,目前梁永強已經成為華商基金的頂梁柱,是旗下任職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華商基金現有19位基金經理中,就有12位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在3年以下,旗下人才似乎有點青黃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