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多空迅速切換,最近兩個交易日的連續大跌,已經吞掉今年3月份以來大盤的反彈成果,市場再度承壓。接受采訪的多位私募認為,面對市場大幅震蕩,防御仍是首要選擇,目前操作以降倉位控風險為主,短期股市可能仍然呈現弱勢震蕩的格局,但系統性風險已經得到相當程度釋放,已經接近股市中長期建倉區間。
趨勢性私募仍以快進快出為主。“出于風控的考慮,我們已經降低了倉位。”柒福投資董事長葉剛坦陳,盡管對市場的看法從4月份開始已經轉為積極,并且有所加倉,但當市場大跌來臨,公司風控部門仍在第一時間要求降低倉位。也正是憑借獨立的風控體系,柒福投資躲過了2015年夏天的大幅震蕩,旗下的柒福3號2015年取得60%的收益。葉剛的觀點在私募界非常有代表性,由于私募以追求絕對收益為主,對回撤的恐懼導致私募仍以快進快出為主。趨勢性私募在私募群體中占壓倒性多數,趨勢性私募的快速進出又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經濟小周期回暖曾是驅動本輪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市場的調整正是對前期過于樂觀預期的一種修正。上海趣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章秀奇認為,市場近期的回調主要由以下四個因素導致:一是宏觀經濟形勢U形復蘇短期證偽,包括PMI、進口增速等低于預期;二是央行一季度報告更加強調穩健貨幣政策,預計利率水平總體穩定,難以出現2014年-2015年對股市的持續刺激效應;三是監管層對借殼重組等前期市場熱點的審慎態度,導致市場風險偏好降低;另外最近大量解禁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估值仍然偏高,以上因素短期難以改觀,短期股市可能仍然呈現弱勢震蕩的格局。章秀奇曾任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專戶投資二部投資總監,長期業績在絕對收益產品中名列前茅。
但私募對股市中長期態度積極。章秀奇表示,股市繁榮與否事關轉型大局,股市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出現類似2001年-2005年長期慢熊的可能性不大,而股市從2015年6月開始已經下跌超過40%,持續時間接近一年,系統性風險相當程度上已經釋放。經濟惡化的空間不大,同時,新興產業(愛基,凈值,資訊)興起,經濟分化明顯,這個時候需要提高定力,不實行強刺激,堅定推進供給側改革。另外,對借殼重組、爆炒垃圾股等頑疾進行精準打擊非常必要,對于價值投資者是長期福音。
葉剛盡管已經減倉完畢,但他對股市并不悲觀。“我們已經在大宗商品市場見證了資金流動的威力,資金回流股市也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抱團拉小票的做法已經不再有效,市場價值板塊會受到青睞。”葉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