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上證綜指收報3143.71點,下跌0.35%。對于5月行情走勢,不少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長期看好市場行情,但短期壓力猶存,目前適當降低倉位。
一季度以來,A股整體呈現緩慢上行走勢,其中以“一帶一路 ”為代表的基建板塊漲幅可觀。區域類主題如雄安新區概念和深港澳大灣區主題一度短期跳漲,融資買入占市場成交比重迅速上升。不過,進入4月以來,指數表現相對偏弱,上證綜指月度下跌2.11%,振幅達6.11%。
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表示,二季度調整壓力較大,已經適當降低倉位。對市場中存在的“國家隊維穩下市場不可能大跌,可以放手干”等激進想法,比較警惕與擔心。
在吳偉志看來,4月指數下跌幅度雖然不算大,但在微觀層面,不少普通投資者卻出現明顯虧損,市場結構分化進一步加劇。眼下,市場上有兩類股票走勢“搶眼”——一種是股價不斷創出新高的“漂亮50”和股價不斷下行的“要命3000”。不少個人投資者被困在“要命3000”中,眼睜睜看著手中股票虧錢。
另一私募機構人士向記者表示,他們公司除將倉位控制在五成左右外,還通過板塊與個股的組合精選來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