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創企業敞開大門
證監會下午表示,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
實際上,境內資本市場留不住優質科技企業,是監管者和投資者長期以來共同的心頭之痛。監管層為此也一直在努力嘗試,從創業板設立單獨層次、上交所設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到創新企業發行CDR試點,都是為科技類企業提供制度供給。
但是,上述措施都不如“科技板+注冊制”來的更徹底。
“注冊制推進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科創企業。目前IPO核準制適應的是傳統企業需要,對盈利指標等有硬性要求,對創新企業IPO不夠包容,規則和標準都不適合。所以注冊制可以使得資本市場制度更加適應科創型企業的需要。”董登新認為,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將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首先,科創板有望與注冊制同步推出,上證所將獲得注冊制先行權利,這將上證所主板、深交所創業板和中小板提供經驗。其次,預計上證所科創板與深交所創業板會形成“競合”關系。兩個市場可以在服務上相互競爭,在IPO對象上實現互補。預計創業板將側重中小型科技創新企業,上證所將側重大型科創企業,也包括未來的國際科技企業,以及BATJ等科技巨頭。
“資本市場改革,最根本就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但是包括新三板在內,各層次資本市場之間缺少完善的銜接方案。”孫建波認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要注意更加整體的建設規劃。
他預計,科創板會對接相對大型的科技企業,特別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當中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但是建議強化市場化原則,盡量避免行政安排一批企業,這樣容易陷入利潤指標優先、但前景并不明朗的老路,而且市場化才符合注冊制的本質要求。
“注冊制的核心不在于企業的質地怎么樣,而在于市場化發行,信息披露接受住市場檢驗。”孫建波認為,注冊制下,IPO定價要更加市場化、更加透明,中介機構的服務也要更加市場化。
證監會下午表示,將指導上交所針對創新企業的特點,在資產、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加強科創板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創新企業發展成果。
證監會還稱,和上交所將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抓緊完善科創板的相關制度規則安排,特別是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把握好試點的力度和節奏。同時,繼續推動長期增量資金入市,嚴厲打擊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中介機構責任,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也預計,監管層在試點推進時會進行節奏的把握,不會一擁而上。孫建波認為,投資者的思路未來需要轉變,隨著注冊制推進殼炒作的價值會越來越低,投資者還是需要找到真正的成長股,挖掘公司自己真正的價值。(第一財經記者袁子懿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