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業的市凈率可能存在巨大差別。一方面,不同行業的資產盈利能力差異巨大;另一方面,一些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并未進入其資產負債表,如壟斷或寡頭壟斷、品牌、專利和特定資源等。制造企業和新興產業的企業往往不適合采用這種估值方法。前者多數資產采用歷史成本法計價,與市場公允價值差別較大;而后者的主要價值并不體現在資產價值上。除了行業因素之外,不同市場對企業的定價水平也有較大差異。
(四)市銷率法
市銷率(P/S或PSR)也稱市售率,等于企業股權價值與年銷售收入的比值。
創業企業的凈利潤可能為負數,賬面價值比較低,而且經營凈現金流可能為負。在這種情況下,市盈率、市現率及市凈率都不太適用,用市銷率估值反而更有參考價值。
二、折現現金流法
折現現金流法(Discounted Cash Flows,DCF)是通過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將企業價值定義為企業未來可自由支配現金流折現值的總和,包括紅利模型和自由現金流模型等。貼現現金流法的基礎是現值原則,即在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的情況下,將預期發生在不同時點的現金流量,按既定的貼現率,統一折算為現值,再加總求得目標企業價值。
(一)股權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
在股權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中,股權的內在價值等于未來各年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用權益資本成本貼現得到的現值之和。
(二)公司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
相比于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當中增加了流向債權人和優先股股東的現金流,貼現時所采用的貼現率不再是權益資本成本,而是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三、成本法
成本法包括賬面價值法和重置成本法。
(一)賬面價值法
賬面價值法是指公司資產負債的凈值,但要評估標的公司的真正價值,還必須對資產負債表的各個項目作出必要的調整,在此基礎上,得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公司價值。
(二)完全重置成本(重置全價)
完全重置成本是指在現時條件下重新購置一項全新狀態的資產所需的全部成本。重置成本法是用待估資產的重置全價減去其各種貶值后的差額作為該項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重置成本法的主觀因素較大,且歷史成本與未來價值并無必然聯系,因此,成本法主要作為一種輔助方法。
四、清算價值法
清算大致分為破產清算和公司解散清算。清算價值法的主要方法是,假設企業破產和公司解散時,將企業拆分為可出售的幾個業務或資產包,并分別估算這些業務或資產包的變現價值,加總后作為企業估值的參考標準。一般采用清算價值法估值時,采用較低的折扣率。
對于股權投資機構而言,清算很難獲得很好的投資回報,在企業正常可持續經營的情況下,不會采用清算價值法。
五、經濟增加值法
經濟增加值(EVA)是一種新型的公司業績衡量指標,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為股東創造的價值。基本計算方法為:EVA=稅后凈營業利潤-資本成本。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