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年以來,爆款基金頻頻燃爆市場,卻也有不少新基金頻頻遭遇資金冷遇,不僅募集周期長、成立規模小,不少新基金在募集完成時也僅僅是擦邊成立,新基金在市場的兩極分化現象非常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2018年以來新成立的193只公募基金合計發行規模為2492.24億份,其中35只成立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爆款基金”合計募集規模為1760.99億份,在新基金中規模占比高達7成以上。
而從募集周期來看,越是募集規模大的爆款基金,認購時間越是短暫。
從募集天數看,上述35只爆款基金平均募集天數為11.89天;而50億元規模以上的11只公募基金平均募集天數僅為5.82天,其中8只基金募集天數少于5天。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其他158只成立規模在20億份以下的基金平均募集份額僅為4.63億份;而規模不足3億份、擦邊成立的小基金則多達87只,在新基金總數量中占比高達45.08%。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類基金成立規模不大,但募集難度卻絲毫沒有減少。數據顯示,募集規模在20億份以下的158只基金,平均募集天數長達45.52天,比20億元規模以上的基金多出33.63天。而3億份以下的小基金平均募集天數則高達55.43天,比50億份的“爆款基金”平均募集周期多出接近50天。
滬上一家小型公募市場部總監對記者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正在發行的基金面臨難以成立的巨大壓力。
“我們公司新基金正在發行,現在發行一周募集規模還不到200萬元,距離2億元成立規模還有很大距離,這只基金銷售時間預計為3個月,希望權益市場在此期間有好的表現,基金發行會相對順利一些。”
據該市場部總監分析,由于基金歷史業績欠佳,基金經理頻繁更換,加之公司品牌和規模層面的差距,銷售人員較少,渠道層面對新基金支持力度并不大,新基金在銷售上成本較高,困難重重。
“小公司發行新基金規模很小的話,基本上是虧損的?!痹撌袌霾靠偙O稱,“以2億元規模計算,權益類基金1.5%管理費費率,一年只有300萬的管理費收入,成本方面有100萬左右銀行尾隨傭金,還需要扣除營銷成本、發行合規成本、差旅費、廣告費、業務招待費、托管費、稅費等,被動產品還有指數使用費,如果到期湊不足2億元,還有"幫忙資金"的成本,管理費收入根本無法涵蓋基金發行成本?!?/span>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績優基金經理說:“目前機構投資者占比正在不斷提升,專業投資者相對散戶的投資優勢正在不斷擴大。未來仍是專業的人做好專業的事,普通投資者委托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去投資是未來的大趨勢,因此,各家公司都需要大力去提升投資研究能力,這才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