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進入3月中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有上揚,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再度突破5%。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當前銀監規定了存款偏離度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銀行沖時點行為,但從經驗來看,3月中下旬的理財收益率有望繼續走高,投資者不妨抓住這波季末行情。
理財收益超過去年年末
對于理財產品的年末效應,很多投資者已經不再陌生。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對比多組第三方數據以及市場走訪發現,當前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繼續走高,部分理財收益率甚至超過了去年年末的水平。
來自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2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1%,環比上升0.05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5.9個月。羊城晚報記者查詢到該機構去年末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12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為4.84%,環比上升0.16個百分點,平均期限為5.8個月。這也意味著,從去年末至2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并沒有走低,反而是持續小幅走高的趨勢。
羊城晚報記者對比了某國有行一款名為“乾元尊享”的產品發現,今年1月份,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在4.9%附近徘徊,近期發行的多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逼近了5.1%。羊城晚報記者對比多款理財產品發現,近兩周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已連續出現回升。
結構性存款也有風險
為何近期理財收益率頻頻走高?有銀行的理財經理向羊城晚報記者透露,這主要是由于理財產品的季末效應主導。“到了一季度末,各家都會相應提高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該名理財產品經理介紹,雖然監管設定了存款偏離度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銀行沖時點行為,但是銀行的攬儲壓力猶存,一定程度上也會助推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行。上述銀行人士建議,在當前理財收益率穩中有升的情況下,投資者不妨抓住收益率超過5%的理財產品鎖定收益。
融360方面表示,受到春節因素影響,2月份理財產品發行量出現明顯下降,預計3月份將恢復正常。從產品收益率來看,融360方面認為,春節后資金面沒有出現較大變動,流動性平穩過度,短期來看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的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值得留意的是,近期,隨著監管政策的催動,銀行大肆宣傳結構性存款產品,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羊城晚報記者在實際采訪中發現,雖然叫結構性存款,但實際上與普通存款仍存在差別。
“大部分投資用戶并沒有意識到其產品的風險所在,依然認為此類產品等同于普通存款?!比?60方面向記者表示,結構性存款與普通存款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引入了其他衍生品,比如利率、黃金、指數等,大部分資產和普通存款一樣流向銀行信貸或者固定收益的低風險產品,少部分則流向高風險領域,因此收益率可能存在差異。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