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2月中下旬以來“創藍籌”的反彈密切相關。以匯添富移動互聯來看,在2月9日至27日期間,其漲幅高達12.49%,其去年四季度披露的重倉股中,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屬、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板塊,這些板塊在市場大跌后都表現出了強勁的反彈力度。
不過,盡管創藍籌近期出現了一波反彈,但創業板指數整體回撤仍然較大,直至2月28日收盤仍未能回到1月29日下跌前的指數位置。且由于沒有之前的浮盈做安全墊,因此在調整之后凈值跌幅排在末位的也多以成長風格基金為主。
截至2月27日,主動權益基金中,跌幅最大的是金信多策略精選,其今年以來的跌幅達到13.94%,在1月29日至2月9日期間,其跌幅高達18.06%。該基金是一只典型的迷你基金,在四季末并無股票持倉,但在展望今年一季度時提到看好周期股、龍頭白馬股,以及半導體、光通信、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極有可能是在一季度加倉然后被套。
深圳一位受訪基金經理在2月28日向記者指出,成長風格基金在收益率上的分化與中小創整體的市場行情分化是相符合的。
他表示,市場并未發生風格的切換,近段時間反彈的小票是一些之前市場大跌時被錯殺的業績較好的個股,而不是集體的小票普漲行情。這意味著選錯標的的基金不僅在市場大跌時面臨極大回撤,在市場回暖時也分不了羹。
近半基金收益為負
從全市場所有權益基金(包括所有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來看,截至2月27日,收益率為負的達到1923只(分份額統計,下同),占4156只納入統計的基金的46.27%,接近一半左右。整體而言,這4156只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0.59%,虧損超過5%的達到330只,這與去年基金集體大賺的行情顯然明顯不同。
1月跌宕起伏的行情以及市場關于風格轉換的分歧的加劇,已經讓不少機構人士感嘆今年賺錢不易,2月的深度調整更是進一步加劇這一市場共識。
深圳一位私募總經理2月28日向記者表示,“此前我們預料到市場會有所調整,因此在一月底已經基本空倉,但并沒想到后期市場的調整是如此劇烈的模式。雖然春節假期前后市場有所反彈,但我認為當前市場還是比較薄弱,因此目前不急于加倉。”
“今年操作難度確實比較大。”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亦向記者表示,“我屬于比較分散持倉的風格,相對來說能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在1月29日到2月9日期間還是遭到了近10個點的回撤,對基金凈值影響較大。雖然此后回升了4個點,但還沒有回到大跌前的凈值。”
開年首月和前兩月凈值領漲者的變化之大,或許將是今年基金排名大戰的一個縮影。在市場難有統一的風格之際,變化的行情將使得基金的凈值波動加大,這將使得一路領跑的情況較難出現,上下焦灼或更符合今年的市場風格。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