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道理,理財投資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也有很多初學者覺得理財并不成功,往往處于“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有的理財行為看似投入多,卻越理越窮。每個人只要掌握了正確的理財方法,都會讓自己的理財生活走上正軌,改變自己,從改變錯誤的理財行為開始。
1、死守“思維慣性”
有一個故事,講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了5000元貸款,為期兩周,他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作抵押。
兩周后符文來還錢,利息共15元,但是銀行職員發現富豪賬戶上其實有很多錢,問其為什么,富翁說,在華爾街你如何找到15元兩周的停車場。
思維慣性是可怕的,富翁可以想到停車可以迂回地省,靈活地運用各個系統來“鉆空子”,我們又為什么一直被框在一個既定的框架里不敢前行?
2、用度超支
花錢兇難以控制的情況非常多見。很明顯,“月光族”想變身款姐款爺是不現實的。要想踏上財富之路,“月光族”們應當對金錢流動進行記錄,研究一下從哪個方面可以節約支出,并以此為據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預算方案。
3、不理財,不攢錢,卻不間斷買彩票
這是典型的窮人心理,因為買彩票是他們能承受得起的實現財富劇增的少有機會。但是他們完全不記得,中獎的概率微乎其微。他們寧可每天買彩票做白日夢,也不愿意腳踏實地地給自己做個理財計劃。
4、不夠節約
要想積累財富,節約是必不可少的。但遺憾的是,以美國人而言,他們的可支配收入中只有4.9%用來存款。所以窮屌們應當馬上存一筆資金作為充足的應急款項,然后再慢慢轉向其他方面的投資,就像購房或是學習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