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編輯陳晨),理財,就是買理財產品嗎?理財當然不只限于購買理財產品,理財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你不購買理財產品,將你每個月省下來的錢都用于活期存款,也是一種理財行為,因為你對你的每一個月的支出進行了約束,對收入的來源進行了擴充,這樣優(yōu)化你的生活資本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理財絕對不是一定要購買理財產品的,不用去購買理財產品,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理財。將理財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是理財的本意。理財產品只是優(yōu)化你的資產效率,這體現在不同的理財產品有不同的投資回報率上邊。
你每個月按照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進行一定的規(guī)劃,這就是理財的過程,如果你的收入的來源能夠進行擴充,那你就會有更多除了工資以外的收入,理財就是能夠擴張你除了工資以外收入的份額的方式,通過理財你能夠量化你的消費,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我認為這是一個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然后存下來的錢就是你的資產,如何優(yōu)化你的資產效率才是投資理財產品是要考慮的。
理財,究其本質,是為了讓資產保值增值,因為現在每個人手里多少都有點閑錢,而退貨膨脹一直存在,據專家推算,目前我國的通貨膨脹率在7%-8%之間,也就是說,將錢放在銀行里面,什么都不干的話,不到十年,錢的購買力就會貶值一半。
所以你要在理財產品中進行選擇,只是為了提高你的資產效率。把錢存在銀行享受活期存款的利率和把錢放在余額寶的利率來進行比較,你可以發(fā)現,余額寶的利率在3%到4.5%之間,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不足0.7%,所以余額寶的利率要高于銀行活期存款利率很多倍。在相同風險的情況下,相同流通性的情況下,我們更傾向于選擇余額寶。
理財產品只是一個工具,為了讓我們達到理財的目的,理財產品有很多,基金、股票、P2P、銀行理財、信托、國債逆回購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理財產品,就算簡單認為理財是購買理財產品,但是何時買,買什么,何時賣,這些都是問題。
就如有人告訴,股票可以賺錢,這句話對不對呢?
確實有人可以靠股票賺錢,而且賺得還不少,但是你沒有看到的是,大部分股民都虧錢了,這個虧損比例甚至達到70%,而賺錢的可能只有10%左右,那你說股票可以賺錢這話對不對呢?
理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為什么理財,為了賺大錢,還是為了養(yǎng)老,或者只是為了不讓錢貶值,其次,了解各種理財產品的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說你開始了解理財了,并且理財也才能真正對你的生活起到幫助。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