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在2017年的結構性行情中,基金整體收益不菲,“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疊加2018年股市開門紅,投資者對基金的認可度提高,基金發行募資回暖,其中權益類基金發行火爆。數據顯示,1月份以來,新發基金達到123只,募資金額約750億元,創2015年以來在1月份募資金額的新高。其中權益類基金約39只,募集資金規模近700億元。這700億元的新增資金未來將如何投資,實在引人關注。
權益類基金銷售火爆
而爆款基金頻出是1月份基金發行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新現象,其中僅興全合宜基金的募集資金就達到326.99億元,招商添潤3個月定開債發起式A募集金額超過100億元。此外,1月29日發行的嘉實核心優勢基金在發行當日即宣告募集結束,而基金的秒賣讓嘉實核心優勢將募集金額上限限定為9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投資市場來看,房地產投資空間顯著減弱,其他投資品不少也開始走下坡路,但A股市場作為相對的洼地,有可能成為新的資金蓄水池,這是資金大規模涌向權益類基金的重要原因。
火爆的基金銷售行情和多只爆款基金讓市場嗅到了一絲牛市的味道。業內人士認為,權益基金發行升溫給市場帶來新的增量資金,其未來投向值得投資者關注。
不過,在基金火熱銷售之時,監管層也注意到了一些非理性因素的苗頭,及時下發監管通報,強調基金管理人應始終把廣大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基金發行的規模要與管理人自身的投資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