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什么風吹什么幡
再次是性格,筆者歸結為理念。投資人和管理人的理念越相近,合作關系就可能越牢固。而且,面對投資業績,投資者的心理感受被理念左右,也和財務安排高度相關。
一位同行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2015年,市場大起大落,在暴漲的過程中,有位阿姨每周都給他們寫信或者打電話,說國家鼓勵雙創,你們為什么不買創業板;大盤已經漲了這么多了,創業板漲得更多,你們凈值怎么漲得這么慢。阿姨是非常執著的,基金經理也強烈感受到了這種負面情緒。但是等到大跌到來,到年末的時候,阿姨最后寫了封信,說你們是對的。從此以后,哪怕凈值有短期波動,也聽不到阿姨的吐槽了。這位阿姨是一位誠實的投資者。你看,管理人沒變,管理思路沒變,在2015年這一年中,阿姨的看法卻發生了根本轉變。這也可以叫作“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所以,大家在選基金和管理人的時候,一定要看他的理念,看他長期業績體現出來的理念;同時,也要好好看看自己,如果只想賺快錢而不愿承擔相應的風險,就恐怕要反省一下。此外,如果幾個月后自己的錢要急用,可能最好不要選權益類產品。因為如果短時間的結果不好影響到急需使用的錢,那可不是基金經理的責任。
善良:利益沖突時客戶為先
善良,筆者解讀為客戶利益優先。判斷管理人是否善良有一定門檻,必須要聽其言觀其行,重點看管理人歷史行為中,哪些事情是為客戶做的,哪些事情是為自己做的。二者有沖突時,是先保障客戶利益,還是先維護自身利益。
以筆者服務的機構為例,我們在公司章程里就明確:要實現客戶、員工與股東的三方利益共贏,排序第一的就是客戶,這是我們評判各類事情、做決斷時的標準。實踐中我們也是如此操作——有只量化產品,剛剛成立就趕上股指期貨限倉,最重要的工具不能用了,怎么辦?這時我們沒有選擇掛羊頭賣狗肉,沒有變更產品的性質;同時我們馬上打開臨時開放,告訴大家環境變了,我們沒把握能適應好這種變化,大家可以贖回。
所以,請大家特別關注管理人,關注他如何對待客戶,對比一下他過往的記錄,特別是當他的利益和客戶利益可能存在沖突時,他選擇先保哪方的利益。
人品:自購產品加分
最后是人品。人品看不見摸不著,但除了在合作中慢慢體會,也可以通過一些制度安排來提高保障。
簡單說,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選擇那些基金經理自己也買的產品。如果這個產品投資經理自己投錢購買了,你可以給它提升一些打分。一個管理人管理的眾多產品中,你也要選管理人自己買的產品或者買得多的產品。 把握以上幾條,有可能提高你選管理人的準確性。
關于用“五大心法”選擇完美基金!知曉什么風吹什么幡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入門知識,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