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烏鎮飯局唯獨缺了馬云 原來“混圈子”是這樣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閉幕后,出現了不同的格局,大家不再關心大佬們說了什么,一度關心吃了什么,吃卻成為輿論追逐的焦點。大佬們相聚“東興飯局”、“丁磊飯局”,唯獨缺了馬云。
最好的圈子靠你自己
大佬的飯局很熱鬧,但是從來沒見過馬云參加。大家都揣測說,這證明馬云在大佬里面不受待見。如果真是如此,這就像你在公司是一個出色的員工,但是其他人都不帶你玩,你該怎么辦呢?
馬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飯局對自己意義不是很大,“我沒有想過參加還是不參加,反正也沒人邀請我,當然邀請我也不一定有時間,我覺得來了應該多做些其他的事情,要關心來了烏鎮你表達了什么訊號,你學到了什么,分享什么東西可能更重要。”
當你足夠優秀而不被待見的時候,你要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嗎?答案是并不需要。混圈子當然是要混能讓自己成長的圈子,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圈子其實不迎自來。就像這次“東興飯局”上的那幫互聯網新貴,當他們足夠強大的時候,自然會成為大佬們的座上賓。
有媒體統計,“東興飯局”全員身價合計超7000億,兩個飯局大佬的公司總共市值4.6萬億,相當于去年位居全國第三的浙江省GDP。更有意思的是,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大半壁江山都在搓飯局,但巨頭中的巨頭馬云不但沒有參加任何飯局,而且針對這些飯局還發表了一番高論。
在大佬宴會之后,有一篇《馬云挺住》的文章刷屏,馬云則對此不以為意。“我喜歡唱戲的、吹牛的,平常很累,跑到飯局上,我在達沃斯請的飯局各行各業,我給他們變變魔術,不談工作,這種飯局我樂意去。我挺住?多大點事,一頓飯局能打垮我,開玩笑。”
為什么大佬們的飯局備受關注呢?除了圍觀群眾的獵奇心理,其實飯局在我們文化里面代表的意義非同小可。有沒有資格參加某個飯局,往往意味著有沒有得到某個圈子的認可。現如今,混圈子似乎已經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甭管你是屌絲還是土豪,開口不提認識那誰誰誰,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問題是,混圈子對自己真的有用嗎?正確混圈子的姿勢該是怎樣呢?
你提升自己,圈子自然會跟著提升,如果永遠都指望圈子來提升你,你只會越混越差。說到底,混圈子是一種能力,想要不斷升級自己的圈子,靠的還是不斷升級自己的能力,自身的強大才是最強大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