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2019年3月,房地產企業竟成了陽春里最嬌艷的那朵花!據中原地產數據,今年3月以來,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規模已經接近3000億元,日均融資規模超過百億。其中,最近幾天的融資動作尤為密集,日均融資規模接近200億。
3000億,什么概念?今年1月,趁融資閘門開啟,房地產企業曾經單月刷出2100億的好成績,創2017年以來新高!3000億,比1月份剛創造的新紀錄足足多出近50%,再創3年新高!3月份,房地產企業不但融到了天量資金,而且融資成本還節節下墜。21世紀經濟報道,3月份房企的融資成本基本告別兩位數,主流房企的境外融資成本在6%-8%之間,境內發債成本多在5%以內。部分企業甚至已經降到了4%。
3月22日,金茂酒店完成發行6億元超短期融資券,年利率3.47%。
3月26日,世茂股份發行2019年第一期10億元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3.67%。
3月27日,華遠地產2019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發行完成,規模5億元,發行利率3.94%……
萬得數據顯示,2014年至今,房地產企業整體發債成本最低的時候是在2015年和2016年,融資利率平均為5.25%和5.37%。
2019年,截至目前,主流房地產企業的發債成本已經跌破5%,便宜的甚至已經跌破4%,考慮到未來很有可能降準甚至降息,所以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可能進一步走低。火爆的搶購直接引發土地平均溢價率創2018年第24周以來新高。
據南京樓市消息,3月29日,南京樓市迎來年后第一拍。一塊位于邁皋橋的純住宅土地開拍僅2分鐘就收到15輪報價,最終經過120個輪次地白熱化爭奪,樓面價突破2萬元,才由新希望摘走。
第一陽就是前面提到的融資陽;第二陽是樓市成交量陽,在本周四(3月28日)的文章里我們也提到過,3月以來尤其最近幾周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回升明顯,以北京為例3月17日到24日這周成交量環比增長126.2%;這第三陽并不直接來自樓市,而是來自“競爭對手”股市。萬得的數據顯示,一月份A股大漲,按照行業劃分,房地產企業竟然排在全行業第四名!
房地產行業整體大漲,其實本身說明,市場對于行業的預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起碼對比2018年一致性的悲觀預期來看,2019年預期確實有所好轉。盡管房地產企業融資閘門確實開啟了,但是這和房企還債的時間點是相匹配的。據機構統計,3月份是各房企到期債務最高的一個月份。
3月份最高,1月份次高,所以這兩個月房地產企業才能夠融到這么多錢。而2月份,房地產企業融資額環比1月份大幅下跌,也和2月份還債相比于1月和3月少很多有重大關系。從凈融資額,更能夠體現融資和債務之間的關系。2019年前三個月房企發債規模雖然明顯大幅高于2018年同期,但其凈融資額并沒有明顯提升,不到400億元。且單就3月份來說,凈融資額幾乎為零,甚至還不如2月份的凈融資水平。
所以,基本上,別看房地產企業融資屢創天量,但打開米缸一開,米其實沒多多少。根據凈融資量來分析,實際上房地產企業融資幾乎是踩著還債的步點和節奏來,為什么這樣呢?原因如下:
從管理層的口徑來看,房地產行業目前被看做是金融系統里最容易出現風險的地方。在央行的雙支柱調控框架里,房地產更是被特殊照顧,破天荒地引入進了宏觀審慎政策中。去年三季度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里,央行還特別指出,評判金融周期最核心的兩個指標是廣義信貸和房地產價格。
房地產行業這么備受央行關注,主要是因為銀行和房地產市場的關系太過緊密。常言道,房地產企業其實是給銀行打工的,一旦房地產行業,房地產企業用什么問題,最終肯定會傳導到銀行系統內部,最終引發一系列的麻煩。所以,給房地產企業一條活路,實際上也是給銀行,乃至金融體系一個安全墊。不過,講真,房地產企業這口氣緩過來,疊加目前的樓市行情,還引發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買方市場開始向賣方市場過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調查顯示,此前賣力賣房,大打折扣牌的開發商,口氣開始硬氣起來,尤其熱點一二線城市,優惠開始取消。
二手房市場上,也出現買方和賣方的角色轉換。貝殼大數據的結果顯示,今年2月,市場的議價空間還有4%左右。然而到了3月,深圳、北京等地的業主已經明顯表態,不接受議價。且個別業主要求,看房者先交定金之后,再約談。當然,這種局面更多的集中在一二線等熱點城市,并不包含三四線等非熱點地區,這一點要明確。說回房地產企業的困難,盡管2019年3月份這道坎暫時過去了,但2020年、2021年,將會有更大的困難等著他們。
據統計,2019年房地產行業需償還債券規模為4994.5億元,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上漲至6513.4億元,并于2021年接近萬億元。最后還是老生常談一個觀點,對樓市的判斷很明確,一二線城市回暖,三四線城市依然前景黯淡。結構性行情很難升華到遍地開花。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