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訊:股市交易中驚心動魄的天地板,2%、5%的浮盈,在這種風險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其對應的收益,起碼要在30%以上才說得過去。
大致也明白,在這種“敢死”的交易背后,蘊藏著一套風險與收益自洽的操作邏輯。它要求操盤者必須具備極其精準的預判能力,同時嚴格遵循制定的交易紀律。所以每天閉市后,漲停板敢死隊還必須進行大量且復雜的復盤工作,并不斷修正優化自己的操作戰略。
自己做投資和幫別人投資當然不一樣,自己投資只要了解自己就好了,但幫別人投資,就要學會把脈他們的交易心態和風險承受能力。你要知道什么樣的方法更適合對方。
漲停板敢死隊之所以膽大,是因為作為私募,檢驗其業務能力的,往往是一年來獲得的絕對收益,為了贏得競爭,需要盡可能地把收益做大,這才發明出了這樣一種看似極端但收益增長同樣很瘋狂的做法。但是作為普通人來說,這無疑太耗費心力和成本了。
不吃魚頭,不吃魚尾。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真正懂股票的人,他不會去貪圖賣在最高點,也不會執念于非要買在最低點。你去看那些炒股散戶群里的人,如果他們總愛夸耀自己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那他們一定是完全不懂交易的人。
想要吃到一條完整的魚,是人性的貪婪,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礙,敢于在漲停的價位買股票。但是真正懂的人,卻明白放棄執念。就好像做基金定投,我們總會提到微笑曲線。沒能理解投資精髓的人,總是盯著微笑曲線的底部,而真正懂得理財的人,只要吃到微笑曲線下行區域的那部分,不管最終那個微笑有多深,買到就是賺到。
如果你是穩健派,漲幅如果已經到達了你的預期目標,那么此時賣出,仍然算得上是一筆成功的投資。如果你是激進派,當然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甚至你可以繼續定投,雖然沒有吃到最低點,但是鑒于目前的點位還沒到高位,此時買進雖然不比在前期購入劃算,但也是一筆有盈利的投資。當牛市進入后期,再賣出,只要不貪心地去吃魚頭,無論如何都是可以盈利的。
從理論上來講,投資股票是你長期看好一家企業,認為其價值會不斷上漲,但中國的股市乃至其他投資領域,仍處于一種近似“野外求生”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實戰的經驗有時候比正確的理念本身更重要。而這也就是為什么“價值投資論”的大成者巴菲特在中國的幾次投資都以失敗告終,畢竟水土不服。
在交易中,許多人都有盡善盡美的美好愿望,但是太執著于什么時候買、什么時候賣,說到底其實是一場心理和技術的博弈,而最好的走向,是技術成為心理的決定因素。風險一直在,但卻可以通過技術被控制甚至被量化。只要掌握了更多的能力,控制和承受損失的能力也就越大。所以,如果你連魚頭和魚尾都分不清,那不如就跟隨會吃魚頭魚尾的人提升自己的技能。
“不吃魚頭,不吃魚尾”的理念當然不是絕對的,實際上它是要求每個投資人都明白自己能夠承受的風險極限。如果你有“漲停板敢死隊”的技術和精力,當然也可以秀出操作;如若不然,不如安心享用魚身,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