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www.hand93.com)2月13日訊:“若見到A總說一聲,我挺佩服他的業務水平。”某四大AMC省分公司副總B總說,“感覺地方AMC比四大水平要高,他們是幾千萬幾千萬投,比較珍惜子彈,四大也就是資金優勢比較明顯。”
A總為國內某知名地方AMC高管,民營的基因并未阻礙其在短期內發展壯大,成為各家競相學習的對象。
從2014年首批地方AMC獲監管備案通過到2016年銀監會允許各省增設一家AMC,目前全國已有69家地方AMC成立(其中6家尚未獲得監管備案)。與四大AMC獨有的金融全牌照控股身份相比,地方AMC的“類金融”基因成為揮之不去的基本面,但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同區域經濟基本面、不同股東背景、不同能力稟賦的地方AMC也走出了不同的發展路徑,部分代表企業亦開始被業內所稱道。
各顯神通
“啥都能干”、“一兩句說不清”成為被問及時業內人士放在嘴邊的口頭禪。從工商資料顯示,多數公司的經營范圍還包括對外投資與管理、企業并購重組、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咨詢與顧問,還有從事其他金融業務,多數公司經營情況確實如此,而銀保監會僅對其“不良資產批量轉讓處置業務”的資質備案。寬松的監管環境給了地方AMC各顯神通的時間窗口。
對于無風險的通道業務,部分地方AMC通過低價策略攻城略地,一方面擴大了市場規模、解決了緊要的吃飯問題,另一方面為后續收購資產包時與四大AMC的競爭打下基礎。“通道業務還會持續存在,因為已經出表的就沒法再回去了。”某地方AMC中層C總說,不過受制于監管壓力,出表類通道業務除地方中小銀行仍有新增,國有行、股份行業務已鮮有涉及。除了幫助銀行出表的通道業務,接受持牌/非持牌AMC全款委托收購當地不良金融債權亦是通道業務范疇。
低風險的結構化業務作為持牌AMC對非持牌AMC提供資金融通的重要方式,在四大AMC該業務在部分地區受到嚴格限制之后,部分嗅覺靈敏的地方AMC悄然大幅跟進且已形成較大規模,滿足了規模訴求同時也很好滿足了利潤訴求。
對于地方AMC爭論較多的傳統批量收購業務,亦有地方AMC取得了靚麗的業績。與四大AMC資金方面規模與價格優勢相比,地方AMC融資成本高且融資規模有限。在東部一家將商業化批量收購處置作為主業且取得顯著成績的地方AMC D總看來,地方AMC有的做有的不做批量收購業務,無非是商業邏輯問題,“我們這塊業務的核心有兩塊,一是區域民營經濟活躍,為不良處置提供天然條件;二是生態圈建設,我們去收不良會有一大幫投資人跟著出,一般價格貴才能拿到更多包,但表面上的價格貴并不是說就不賺錢,因為在一級拿包的時候,二級投資人都定好了。”
該AMC所在省份得天獨厚的經濟基礎和龐大的二級投資人群體或無法復制,但中部一家地方AMC避開四大優勢,通過與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總對總合作,在價格優勢較為明顯的情況下主攻批量收購處置業務,短期內也實現了規模與利潤的雙突破。
對于關注度較高且技術要求較高的投行化處置類業務(重組、重整類業務),包括收購上市公司,浙商資產、陜西金資、國厚資產、河北資產等地方AMC亦開始涉及,雖然落地仍是少數,大多數困境上市公司還未得到救助,但投資、投行已成為部分地方AMC的戰略方向。
對于與不良資產關聯度較低的固定收益業務,成為部分地方AMC的主要方向,華北一家地方AMC依托資金成本優勢,主做供應鏈融資、票據類等風險可控的融資類業務;復制四大的路徑,對于資本實力較高的地方AMC,以房地產為主的固定收益業務亦悄然布局并形成較大規模,甚至成為其主業。“四大因為資金成本低,固定收益業務做的比較多,地方AMC尤其民營的做的還是比較少。”C總說。
但在實務中,無風險、低風險、操作相對簡單的通道業務、配資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成為多數地方AMC的戰略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