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歷史上首次:債基規模突破2萬億大關 直逼開放偏股基金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公募行業數據顯示,雖然10月份股市繼續面臨調整格局,混合型基金規模縮水明顯,但在貨基、債基規模增長以及股票ETF規模逆市增持下,單月公募規模凈增700億元至13.43萬億元,環比9月份仍保持整體規模凈增長的態勢。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債基規模持續增長之后,10月度規模已達1.97萬億元,再加上11月以來新成立債基的840億元規模,當前債基總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大關。照這樣的趨勢下去,用不了多久,開放式債基規模就會超過開放式股基加混合基金(10月底為2.2萬億),這在基金史上將是首次。而這也是基礎市場股市牛短熊長,而債市牛長熊短帶來的結果。
混基規模繼續縮水
貨基規模滯漲
中國基金業協會公示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我國境內119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資產合計為13.43萬億元,環比9月份微增699.83億元,增幅為0.52%。分類型來看,在股市大幅調整和基金清盤雙重壓力下,混合型基金規模萎縮最為嚴重。數據顯示,10月份上證綜指以7.75%的跌幅創今年以來第二大大跌月份,投向權益市場的混合型基金也遭遇重創,年內跌幅加深。截至10月底,混合型基金數量為2333只,環比減少11只,基金規模為1.39萬億元,環比9月規模縮水1214.9億元,降幅為8.06%。然而,股票ETF卻逆市受到資金追捧,股票型基金規模也由7985.2億元增至8153.7億元,規模增長168.5億元,增幅為2.11%,考慮到高倉位持有股票資產造成的市值萎縮,這類產品受到資金逆市布局的規模會更為可觀。
在股熊債牛、投資者風險偏好下臺階的大背景下,相對穩健的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繼續成為資金的擁躉。
協會數據顯示,10月份,貨基規模增長792.78億元,增至8.34萬億元,在全部公募基金中占比仍舊高達62.08%,但在嚴監管的背景下,貨基規模目前仍處于相對滯漲狀態:相對8月末8.95萬億的年內規模高點,目前貨基規模已經回落了6.84%,規模減少了6121.86億元;而貨基規模萎縮最多的9月份,單月規模就下降了6914.64億元。
債牛行情發力 債基繼續沖擊2萬億“關口”
從今年前10月規模看,公募基金今年1-10月規模凈增1.83萬億元,比去年底增幅高達15.8%,仍保持較快增長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