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風險:債券型基金、基金定投。
長期基金定投可以強制積累資金并能夠平滑收益的波動,享受股市整體上升的紅利。對于每月有固定收益的人群,可以多考慮基金定投。
中等風險:股票型基金、P2P理財、信托理財、黃金、房地產。
股票型基金具有有一定的市場波動性,適合具有市場投資經驗的人參與。P2P理財等互聯網金融可以適當參與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但一定要尋找正規的、有保障的平臺,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信托理財收益較高,年收益9%上下的都有,但是投資門檻過百萬。炒黃金,有投資基礎的能看懂世界經濟走勢特別是美國經濟和美元走勢的人,可以做一做,一般人不建議投資。房地產在中國曾經是一類高收益低風險的資產,但是投入較大。
高風險:股票、外匯、期貨、股權類投資。
這四類投資都需要較高的市場水平,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投資者切忌配置過大的比例在這上面。股票、外匯相對來說風險還稍低一點,期貨和股權類投資則風險很高,如果行情沒看準或企業看錯了,很可能本金一分不剩。
(2)合理配置資產
在做資產配置的時候我們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自身的特定需求,比如買房、教育、保險等。
第二,自身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
第三,自身投資能力和經驗。
第四,所投資資產的收益、風險和流動性。
在以上四點的基礎上再做資產配置決策。
簡單概括一下:我們根據一個人的綜合狀況,可評定為激進型、穩健增長型、保守型。以下數據只是舉個例子,實操是需要考慮具體情況:
激進型:高風險45%,中等風險30%,中低和低風險20%,最后5%存款、貨幣基金保證流動性。
穩健增長型:高風險20%,中等風險20%,中低和低風險50%,存款、貨幣基金10%。
保守型:高風險0%,中等風險20%,中低和低風險70%,存款、貨幣基金10%。
(3)復盤投資規劃
理財計劃不可能一成不變,在理財計劃執行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對自己的認識存在偏差,以前的規劃做得并不合適。這是一個對原有計劃的檢驗過程,檢驗之后如果發現了問題,需要及時調整,最終目標是讓自己的理財規劃匹配自身狀況和生活規劃。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