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理財小知識:生活中夫妻應該如何理財?可以把工資收入固定放在一個地方,互不干涉雙方的使用,按照自己的需要自行取用。這樣的話很自由方便,當然要注意使用過程中要有節制,要嚴格按照家庭經濟計劃使用。這種方式的改進型是,先把當月的固定開支、必需開支以及儲蓄金額按計劃扣除單放一處,由一人主管;把余下的錢款作為日常零用,單放一處,兩個人隨用隨取。
采取這種理財方式要注意的是:第一,宜于采取改進型,即是說,盡量做到大項開支有計劃,小項零用可自由。第二,一旦花過了頭,出現了赤字,或者月初松月底緊,雙方感到不便當了,千萬不要互相猜疑、指責對方胡亂花錢,而宜本著互諒互讓、既往不咎的精神,先從約束自己“手散”的毛病開始,盡量為對方的花費用度多留一些余地。這樣,不僅可以糾正花錢手腳較大的毛病,往往還能收到增進夫妻感情的“額外”效果。否則雙方產生爭執,很容易從夫妻之間互無戒備轉化為互有芥蒂,從而失去這種理財方式親切自然的優點。
另一種是由一方統理全家財務大權,另一方用錢時,向對方臨時索取。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較易于嚴格按家庭計劃行事,使另一方不為家務分心,集中精力于學習和工作;如果另一方有花錢手散的毛病,也有助于對其起限制作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如果一方統的過死,或者對另一方過于苛刻慳吝,輕則影響另一方的正當用度,使其感到不便,重則使另一方產生抱怨不滿,圖謀“奪權”,由此而導致夫妻“內戰”不休,家庭失和。
采取這種理財方式,掌管財權者第一要做到民主合理,應當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合理花費,在財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宜于滿足對方合理需求;也要能夠聽得進對方對自己理財的批評意見。第二要出以公心,不能對人嚴對己寬,要珍視對方或全家對自己的信賴和委托,開支要嚴格按原訂計劃行事。第三要做到帳目清楚、公開,樂于接受對方或全家的監督。
這種方式的改進型是,把對方必需的日?;ㄙM預支給他(她),不要高煩瑣哲學,每一筆細小開支,都要對方先報“預算”,提出“申請”,然后再酌情“批復”付給,或者“駁回”拒付。再一種方式是按“大集體小自由”的原則行事。即由夫妻根據各自的收入、支出情況,雙方共同議定各自每月應該交入“公伙”的金額,歸為全家“大集體”當月的共同開支:各自余下的金額則屬于個人的“小自由”部分,可以由個人全權處理。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明顯的,不必贅言。有人以為這種辦法顯得“生分”,不如大家伙用來得親切。其實,這不過是一種習慣成見而已。這種辦法雖然是“公留私用,節約歸己”,但是仍然能夠也應該互通有無,相互支援。比如一方使用節余下來的“體己”,為對方買點必需品,在對方生日或外出時買點紀念品,饋贈對方,這樣豈不顯得更親切更有意義一些嗎?
只要夫妻之間互諒互讓,平等和睦相處,不論采取哪種方式理財,都是可以的,不必拘泥,也可共議采取其它方式或者上述方式的綜合改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