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財經理財:定投操作6步走 每天賺個雞腿錢!本期將貫穿實戰篇和心理篇,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通過定投輕松理財,以實現一個相對不錯的收益。
一、這里要用到“定投操作6步走”
以李小姐為例:28歲,二線某城市白領,月收入1萬元,每月還房貸3000元,生活支出3000元,月結余4000元。
大部分問題在前面的課程中已經詳細介紹過,下面就投資者特別關注的個別問題再做詳細探討。
二、資產配置
不同風險等級下投資于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比例不同。比如:成長、積極型投資者的組合,股債配比可能是8:2;平衡型投資者的組合,股債配比可能5:5;保守型、穩健型投資者的組合,股債配比可能是2:8。
但有一個問題,上述資產配置建議大多是針對一次性投資。我們知道,相比一次性投資,定投分批買入、攤平成本,風險更小。因此,當構建定投組合時,股票類占比可以適當增加,降低債券類占比。
比如:李小姐,風險測評為成長型,如果定投的話,股票類占比可以達到90%,甚至100%。這里,假設李小姐全部定投偏股型基金。
三、標的選擇
在簽約定投計劃時,需要設定3要素:定投金額、定投頻率和扣款日期、定投標的。其中,定投金額因人而異;定投頻率和扣款日期對定投的效果也只是錦上添花,不必過于糾結。但是,定投標的的選擇卻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樣的基金適合定投,前面已經講過。但對于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還是指數基金,很多人很疑惑。
1.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還是指數基金?
如果你打算為未來積攢一筆子女教育金、養老金,長期定投的話,建議選擇指數基金。因為把時間拉長了看,指數基金的年化收益好于大部分主動管理型基金。美股、港股就是很好的例子,隨著A股市場越來越成熟,指數基金會越來越受推崇。
但如果你只是定投3、5年,甚至更短時間,建議選擇主動管理型基金。因為A股牛短熊長,在熊市中指數基金一直保持高倉位投資,回撤大、業績表現不佳;而主動管理型基金可以靈活的主動投資,基金經理可以發揮自己的擇股、擇時能力,在熊市中不會跌的很慘,回撤較小。當然,挑選主動管理型基金也是比較考驗投資者的。如果只是小白一枚的話,還是建議定投指數基金,
2.選擇被動指數型基金,還是增強指數型基金?
兩者各有優缺點:被動指數型基金費率更低,增強指數型基金則相對靈活。數據顯示,近5年,國內增強指數型基金的收益好于被動指數型基金的比例達到60%-70%左右。
當然,這一數據并不代表增強指數型基金一定好。要知道,國內增強指數型基金只有70多只,而被動指數型基金有500只多只,跟蹤的標的指數也繁多。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被動指數型基金費率低,更有優勢。并且,隨著A股市場逐漸有效,被動指數型基金的收益會越來越好。
四、止盈
對定投而言,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但何時退出絕對很關鍵。這里,對定投止盈的幾種方法做一個總結,并進行一個從簡到難的簡單排序。
以上就是關于財經理財:定投操作6步走 每天賺個雞腿錢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