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大額存單到底是什么?未來或將迎來春天?金融去杠桿之下,負債荒仍將延續,各家銀行上浮利率爭搶存款的情景隨處可見。大額存單作為銀行主動負債的又一工具,或將在負債荒下迎來春天。
一、大額存單是什么
大額存單(CDs),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可在金融市場上流通轉讓。大額存單發行采用電子化的方式,既可以在發行人的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發行,也可以在第三方平臺以及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渠道發行。
大額存單的幾大要素和特點:
發行人:大額存單的發行主體從首批的9家銀行開始,經不斷擴充,現有445家機構可發行大額存單。
投資人:個人和非金融機構投資人,與同業存單互為補充。
性質:大額存單屬于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基金保障范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相當安全。
流動性:有三種渠道實現大額存單的流通。
(1)轉讓: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開展,轉讓范圍限于非金融機構投資人及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機構;
(2)質押貸款:大額存單的靈活性還體現在可用于質押貸款上,不過這一業務并非所有銀行都有開展;
(3)提前支取和贖回:通過發行人營業網點、電子銀行等自有渠道發行的大額存單,可以根據發行條款通過自有渠道辦理提前支取和贖回。
二、大額存單和銀行理財的對比分析
大額存單是商業銀行的一種主動負債工具,和銀行理財一樣,都是通過突破利率上限的方式,吸收居民存款,但又各有優缺點,其對比分析如下:
大額存單和存款相比,優勢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利率顯著高于存款,大額存單利率普遍是存款基準利率上浮40%-50%;二是流動性好于存款,大額存單可轉讓可質押,對機構客戶吸引力很大。劣勢是認購起點高。
大額存單和銀行理財相比,優勢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安全性高于理財,大額存單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而銀行理財在凈值化管理之后,剛兌將被打破;二是流動性好于理財,理財必須持有到期,而大額存單可以質押轉讓或是提前支取。劣勢是需要繳準,因此收益率較理財低,而且認購起點明顯高于理財。
三、大額存單發展現狀
大額存單自2015年6月開始發行,央行每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會給出統計數據。2015年大額存單累計發行4768期,發行總量為2.3萬億;2016年大額存單累計發行16896 期,發行總量為5.3萬億;2017年前三季度,大額存單累計發行17335期,發行總量為4.81萬億,同比增長18.5%。
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兩點:
一是大額存單發行金額持續增長。顯示在負債荒下,大額存單成為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方式。
二是大額存單的主要購買力量是機構。大額存單兼具安全性、高收益和流動性三個優勢,成為機構管理貨幣資金的重要選擇之一。央行在2015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從投資者結構看,面向企業的大額存單占總發行量的82.9%,面向個人的大額存單僅占總發行量的 17.1%。
目前,大額存單存在兩個問題,導致其對個人投資者吸引力不大。
一方面,在銀行剛兌沒有打破的前提下,大額存單更安全這一優勢并不明顯,反而因為要繳準而在收益率上大幅低于銀行理財。
另一方面,大額存單的流動性不如預期的好。大額存單提前支取或贖回有利息懲罰,轉讓需自己找下家(持有人找到下家,可以一起到銀行網點辦理轉讓手續;不過轉賬價格由雙方協商決定,銀行只提供轉讓平臺服務,不進行轉讓價格指導),而且大額存單的質押不是每家銀行都能做。
四、未來發展
對機構客戶來說,大額存單是很好的選擇,其發行量的快速增長也說明了這點。對個人客戶來說,在打破剛兌的大趨勢下,部分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將從銀行理財轉向大額存單。對銀行來說,負債荒下,大額存單是穩定負債的一個重要工具,尤其是對吸存能力偏弱又有意擴大規模的城商行而言,更有吸引力。
以上就是關于大額存單到底是什么?未來或將迎來春天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