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七日年化突破8%
與此同時,貨幣基金的收益也水漲船高。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貨幣基金達502只,其中銀華惠添益貨幣更是達8.38%,排名首位。
此外,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74只互聯網“寶寶類”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6%,較上周上升了0.08個百分點,創近八周新高,收益再次回到4%以上。
廣發貨幣基金經理溫秀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貨幣基金收益的因素很多,包括市場資金面緊張、貨幣基金所持資產到期兌現、大額贖回等。
北京一位券商固收研究員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多銀行年底為了攬儲提高了同業存款收益率,該收益率由銀行自主決定,如果年末資金比較緊張,收益率就會高一些。
收益率不斷走高,不但普通投資者爭相購買銀行理財,連上市公司也加入理財大軍。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理財規模達1.08萬億元,資金來源包括IPO、定增、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閑置資金等。
如凌霄泵業近日公告稱:12月8日,公司使用閑置自有資金人民幣 4000萬元向工商銀行購買了產品名稱為“工銀理財共贏3號保本型2017年第28期A款”的理財產品,到期日為2018年1月14日,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50%。
12月9日,龍大肉食發布公告稱,該公司12月8日使用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萬元購買達州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曉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是因為今年新上市的公司較多,部分公司利用超募資金進行理財;二是近期內銀行理財的收益較高,如果有閑置資金,短期參與其實無可厚非。目前,上市公司擴張動力不足,參與銀行理財產品的程度可能加深。
以上就是關于理財資訊:銀行理財VS貨幣基金!誰將拔得頭籌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理財資訊及行情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