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少人年底不理財,結果錢也沒省下來,全在過年期間大手大腳花出去了,等到年后返工的時候,后悔都不說還得吃一個月的土,哪還有心情工作。
反觀那些聰明的投資者呢,合理配置理財資金,等到年后回來相當于再收一個大紅包,抵消了過年的部分開支,上班心情棒棒噠。
所以,資金過冬其實是理財的好時機。
02 年底P2P風險高?
在法律上,凡事都要講證據。我也是一個喜歡用證據說話的人,年底P2P風險到底高不高空口無憑,還是要讓數據來說話。
近3年來P2P新增問題平臺的波動:
2015年新增問題平臺的高峰在當年12月,新增問題平臺161家。這或許是大家對P2P年底跑路印象的來源。
2016年新增問題平臺的高峰在當年8月,新增問題平臺260家,并不在年底。
2017年新增問題平臺目前來看,數量最多的是9月,新增問題平臺101家,可以預估下也是今年的高峰了。
現在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從近3年的趨勢來看,并不能證明年底是P2P跑路爆雷的高峰期。另外數據還表明,新增問題平臺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這也得益于監管對P2P行業的不斷規范。
總之,年底P2P容易爆雷跑路的說法是立不住腳的,像前幾年那樣大面積爆雷也難再出現,這種錯誤的認識大家應該糾正過來。
03 年底投P2P的姿勢
既然年底并不是P2P風險爆發的高峰期,而年底是理財高收益的好時節,那聰明的投資者自然不應該放過這個機會。當然,不是風險高峰期不代表沒有風險,總有一些心懷不軌的平臺在其中渾水摸魚。
如何避開這些問題平臺,不僅是年底投P2P要面對的問題,其實也是平時投P2P一樣要面的問題。
只不過呢,年底這些問題平臺有些新特征,大家要注意一下。大家不妨代入想想,如果你是一個想跑路的平臺,年底想擼一把錢就跑,你會怎么做呢?
首先,你肯定會發大量高收益的短標。因為高收益的短標是最容易讓投資者放松警惕的,總以為個把月錢就回來了,平臺來不及跑路。
所以,年底投P2P要注意的第一點就是:平臺發標是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