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單資料圖
具體來看,向個人客戶銷售的理財產品,其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后面有13位數字,共14位編碼;私人銀行、機構和銀行同業專屬產品,其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5位編碼。
客戶在購買某一款理財產品前,可依據其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信息。按照監管要求,未在理財系統報告和登記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律不得對客戶發售。
另外,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銀行營業場所管理、員工行為管理,尤其是對銀行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實際上,監管層此前已要求,截至2016年年底,除部分確實有實施困難的農合機構、村鎮銀行等小型機構外,其他主要的、有條件的商業銀行網點在銷售理財產品時應同步錄音錄像,現在已實現“雙錄”。
錄音錄像的資料要能完整、清晰、可辨別地記錄理財產品的介紹、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客戶確認與反饋等重要環節;回放必須能夠清晰辨別銀行員工和客戶的面部特征,顯示其辦理業務的全過程。此外,監管層還要求銀行嚴防不法分子冒充工作人員在銀行營業場所從事違法活動。
投資者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識別產品編碼以及觀察合同簽訂環境,簽合同時一定要在有監控范圍下進行,切記不要去所謂的“行長辦公室”、“vip接待室”等監控看不到的地方。
以上就是關于理財知識:什么是飛單?怎樣避免“飛單”的相關資訊,獲取更多理財知識行情及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