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不斷走強,恒生指數昨日再次創出今年新高,并創下28個月新高,今年以來積極布局港股的公私募基金也收益可觀。對于港股后市行情,多家公私募基金判斷較為一致,年底或大概率可維持上漲趨勢,但短期會有下調風險。
恒指創28個月新高
昨日,恒生指數上漲1.27%,收于28159.77點,至此已經創下28個月新高。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漲幅為28%。
港股持續走強讓一眾滬港深基金盈利頗豐。Wind數據顯示,89只滬港深基金(不同份額分別計算)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14.25%,其中8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凈值增長超30%的基金有9只,表現最好的滬港深基金今年以來已賺超40%。
在公私募基金投資人士看來,港股的強勢表現得益于基本面支撐和增量資金的推動。
海富通大中華QDII基金經理卜正倫表示,恒指不斷創新高首先得益于資金較為充沛。在上周蘋果公司發布新品后,走勢相對領先的電子股出現短暫的整理,造成市場暫時回調。不過香港金管局表示美聯儲縮表進度可能會偏向循序漸進,對香港的短期影響不大,讓市場偏向風險投資的資金重新建立起對市場的信心。其次,過去幾周國內陸續公布利好的銷售數據,反映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顯示市場仍對基本面有一定信心。
私募基金泓信投資也持有類似觀點。該公司表示恒指走強動力一是來自于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期的轉變;二是港股相對估值的優勢吸引了內地資金持續配置;三是美元趨于弱勢,資金開始增加新興市場的配置。
某小型公募基金滬港深基金經理表示,港股走強體現了經濟基本面的復蘇,相較于美股和歐股,港股不同之處在于資金的推動,南下資金持續為港股向上的趨勢助力。
仍具備配置價值
國富滬港深成長精選基金經理徐成判斷,香港市場或仍舊具備配置價值。一方面,港股估值水平和A股相比仍較低,特別是中小盤股票;另一方面,南下資金仍有望對港股形成較有力的支撐。無論是保險資金還是私募基金,對港股的興趣和熱情愈發高漲。此外,弱勢美元下,資金可能會從美國市場流向新興市場,對香港市場也形成正面影響。
上述小型公募基金滬港深基金經理則認為,港股走強會持續到基本面到達向上的頂點,之后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下行,全球范圍內看基本面向上的趨勢能維持到今年12月,還需要持續觀察每個月的經濟數據。
卜正倫則提示,不排除港股短期有調整壓力。但他認為,由于港股資金仍相對充沛,至年底或大概率可維持上漲趨勢。
泓信投資也認為,港股的強勢大概率仍將維持。不過,市場短期可能會有一定的調整壓力,指數大幅調整的概率并不高。長期來看,港股趨勢還是取決于國內的經濟基本面,港股未來可能將是盈利驅動下的結構性慢牛行情。
在板塊配置上,卜正倫表示仍然看好科技板塊,此外汽車板塊因為結合短期客車銷售量優于預期、及長期新能源車概念的兩大利好,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徐成表示,未來布局以絕對收益為先,保持偏向穩健的操作風格,以大盤藍籌、龍頭企業為主,并保持相對分散的行業配置。在行業板塊上面,看好新興行業以及收益穩健、中長期看具備成長空間的醫藥、銀行板塊。此外,部分估值便宜、PEG小于1、有望獲得絕對收益的優質中小盤個股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