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波兇猛的上漲之后,上周五周期股大幅下跌。對于后市,部分基金經理并不看好周期股未來的行情。記者了解到,較多基金經理傾向認為,周期股已經不太適合再介入。
自6月以來,周期股迎來一波迅猛上漲。方大炭素(33.47 -0.80%,診股)從6月初行情起步之時算起,最高上漲275%。即使按照上周五方大炭素跌至33.74元的收盤價計算,方大炭素6月以來漲幅215.62%。除此以外,一大批上游原材料股輪番大漲,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yè)部分龍頭股股價實現了翻倍。
同時,各種漲價標的也都紛紛被挖掘出來,從鋰到鈷,從鎢到錸,從石墨烯到新聞紙……輪番炒了個遍。
一位此前購入大量周期股的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此輪周期股行情,主要源自于供給側改革成果,上游產能大量出清,成效顯著。由于上游供給收縮得非常明顯,導致周期品價格上漲。而且對于不少周期品來說,上游工廠的新開工既沒有那么快,恐怕也不那么容易,因此,持續(xù)漲價的預期強。
他告訴記者,不少周期品的漲價將會體現在業(yè)績中,這部分公司業(yè)績出現明顯增厚。但與此同時,這位在周期股上收獲頗豐的基金經理直言,此類個股的短期漲幅已較大。
另一位業(yè)內知名的基金經理則向記者透露,他已經賣出了原本重倉的周期股。“這些周期股估值已經不便宜了,我看到一些更便宜劃算的品種,因此賣掉周期股買入了低估品種。”
還有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此輪周期股行情很難持續(xù)很久。他認為,此輪行情主要是因為上游去產能而導致上游商品價格漲價。但是從宏觀經濟情況來看,沒有下游消費層面的持續(xù)帶動,此類漲價行情是無法長期持續(xù)的。
一位公募基金總經理向記者表示,雖然此輪行情的主導因素是上游去產能,但是經濟基本面的好轉以及下游消費的回升也的確超預期。他認為接下來周期股應該還能繼續(xù)上漲,但是不建議投資者追高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