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你對理財的誤解真的只有這幾點嗎?實際上,許多人都對理財沒有正確的理解,可以說,誤解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因此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理財卻都無法賺到錢的原因,甚至許多人還造成了虧損,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財。這肯定不是理財的初衷,不過也不用太過于害怕,因為,你對理財的誤解肯定不只下面這幾點,可能還有更多。
隨著朋友圈的深入人心,里面充斥著各種推廣文,其中不乏一些所謂的“理財雞湯”文章。很多人開始理財以后,也是每天給自己灌雞湯,也不管這雞湯有沒有毒,反正來者不拒。特別是很多曲解理財觀念的毒雞湯,這一碗一碗喝下去,理財能力沒什么長進,中毒倒是挺深的。
這些雞湯給我們造成的理財誤解,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解決的了。下面來看看幾點理財誤解,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
理財就是要賺大錢
要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現實,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理財并不能賺大錢。道理很簡單,理財是利用時間的杠桿行為,如果你的本金不夠多,杠桿不夠大,想單純靠理財賺大錢或者說實現財務自由只能是個夢。
根據72法則,如果理財年化收益10%,也要7.2年才能實現翻倍。且不說能不能連續7年實現10%的收益,請算一下你翻倍后的資產又有多少,能支撐你財務自由嗎?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近10年來炒房的人,房價暴漲帶來了巨大的杠桿效應,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把炒房當理財呢?
退一步講,很多人一開始就買不起房,更不要提炒房了,而現在又有多少人被套在樓市里面。所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指望理財賺大錢,并不現實。
那為什么還要理財呢?
很簡單,理財雖然不能幫助我們賺大錢,但是確實是能賺錢的,成功的理財必然能實現財富保值和增值。反過來說,如果因為不能發財就不理財,至少從貨幣通貨膨脹的角度看,你的財富其實是不斷縮水的。
其實,理財本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你抱著一夜暴富的態度,那估計是堅持不了幾天的。理財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比拼的就是耐心,堅持的越久差距就會越明顯。
會花錢才會掙錢
在市面上,“會花錢才會掙錢”這句話已經被封神。問題是太多人誤讀其中的意思,以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鼓勵花錢鄙視儲蓄,把這句話當作無度消費的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