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基金到期日和分級基金新規下規模萎縮影響,分級債基成為今年分級基金轉型的主力軍。
近日,華富恒富分級債基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擬將華富恒富分級基金轉型為華富恒富18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基金轉型后,新基金將以定期開放方式運作,即以封閉期和開放期相結合方式運作,新基金以18個月為一個封閉期,封閉期結束后將設開放期。
證監會最新公示的公募基金變更注冊申請進度顯示,截至8月25日,今年已經申報轉型的12只分級基金中,有8只為分級債基,目前市場仍存在多只分級債基。分級債基成為今年以來分級基金轉型的主力軍。
華南一家券商研究總監認為,有固定運作期限的分級債基到期后轉型,一般有期限到期、規模太小、大客戶協商、不看好后市、管理性價比較低等諸多原因,許多合同實際上是可以再延展下一個周期的,而如果分級債基持有人為話語權較強的機構,也可能引導基金的轉型方向。
從上述12只申報轉型的分級基金轉型方向上看,分級基金目前主要轉型趨勢是指數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等三大方向,如“國金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變更為“國金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中銀聚利分級基”變更為“中銀聚利半年定期開放”、而“信誠新雙盈分級基”變更為“信誠至豐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權益類投資負責人告據記者,基金轉型一般是向基金原有類型相近的類型去變更,如指數分級轉變為指數增強;分級債基或轉型為債券型基金,或變更為以配債為主的靈活配置型基金;而股票類分級基金轉型主要也是指數型、權益類基金方向。
該負責人表示,分級基金新規實施4個多月,由于投資者門檻抬升,市場成交量縮水,許多分級基金子份額規模萎縮嚴重,除了轉型的分級基金,清盤的基金也比較多,預計未來隨著新規效果的逐步顯現,分級基金產品清盤和轉型還會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