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外業務上,根據國泰君安證券邱冠華團隊的統計,多數上市銀行2017年上半年表外理財規模零增長或負增長。此外,浦發銀行也在半年度信息交流會上表示,上半年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總規模呈下降趨勢,其中表外規模降幅超過總規模降幅。
中國銀行副行長任德奇在中期業績會上指出,大資管行業得到快速擴張的同時,風險也在集聚,呈現出了不少的理財亂象。為了防范金融風險,監管機構加強對銀行理財等資管行業的統一監管,將有助于資產管理的業務規范,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民生、招商理財業務余額降幅超10%
從理財業務的規模上看,上半年理財業務余額最大的三家銀行分別是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余額10000億以上的銀行主要包括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規模較小的主要是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型銀行。
多數銀行理財業務余額的統計是由非保本理財產品和保本理財產品余額構成,非保本理財相當于常說的“表外理財”。杭州銀行的年報顯示,上半年理財余額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表外理財的大幅收縮。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也是如此,表外理財規模較年初下降幅度均超過20%。
“理財業務余額上半年下降10.5%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招行按照監管要求退出了部分同業理財業務,這項下降了1000多億元。”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在今年的中期投資者會議上表示,預計下半年,招行的資管業務規模可能會與年初持平。
北京銀行等逆勢上漲超10%
不過,也有包括北京銀行、交通銀行等在內的部分銀行理財業務余額增速為正值,實現了逆勢增長。其中,北京銀行上半年理財業務余額較年初增長了12.44%。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