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一只余額寶產品,天弘基金從一家常年虧損的小基金公司,一躍成為業內“一哥”。半年報數據顯示,天弘基金上半年管理規模、管理費收入、盈利能力等數據均排在業內首位。
散戶撐起余額寶
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規模均打了個翻身仗,實現利潤2251.94億元。但這一成績主要來自于貨幣基金管理規模的迅速上升,596只貨幣型基金上半年利潤為794.13億元,而天弘余額寶一只產品便實現利潤215億元。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余額寶持有人戶數達到3.68億戶,其中機構客戶占比僅為0.2%,人均持有份額3885元。
產品管理規模的迅速擴張,也引起了公司對風險控制的重視。今年5月27日,余額寶把個人持有最高額度由100萬元下調至25萬元。而僅僅過了兩個多月,天弘基金再度對余額寶的規模進行了控制,個人持有余額寶的最高額度調整為10萬元。
天弘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余額寶的額度調整都是天弘基金的主動行為。目的在于保持余額寶長期穩健運行,加強天弘基金投資管理的主動性。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年底多家公司貨幣基金曾發生風險事件,余額寶規模由去年年底的8083億元急速擴張至1.43萬億元,也使得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上升。近期連續下調持有上限,主因也在于此。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則表示,余額寶的體量巨大,在極端情況下,仍有可能發生兌付困難、偏離度上升等風險。而一手打造余額寶的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也曾對媒體坦言,余額寶的規模確實已經達到一定體量,一旦發生風險有可能會對金融體系產生影響。
新規后貨基將“急剎車”?
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貨幣基金規模達到5.84萬億元,增長7503.73億元,環比增長14.74%,為2016年以來最大增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貨幣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或與同業存單近月發行量大增和收益率上行存在密切關系,若新規正式落地,貨幣基金規模、收益或將現“急剎車”。
天風證券孫彬彬則認為,本輪貨幣基金規模擴張中,銀行資金是主要推手,而散戶資金亦不容忽視。其中,機構資金貢獻約為6000億至7000億份,散戶資金增長約4000億至5000億份。但其中也暗含著流動性風險,機構出現快速贖回可能放大交易風險和損害第三方利益。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監管層重視,有消息稱關于貨幣基金新規正在醞釀之中。根據已曝光信息顯示,將限制或禁止貨幣基金對部分商業銀行同業存單的投資;同時,規定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貨基投向同一銀行的存款、同業存單與債券的總額,不能超過該行凈資產的10%。
對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對貨幣基金來說,大型貨幣基金規模擴張可能受阻,貨幣基金收益率面臨下行壓力,但同時也為小型基金迎來提高市場份額的機會。同時,該規則將使貨幣基金收益率和貨幣市場利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