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債登和上清所7月最新的托管數據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債登和上清所合計新增托管量14899.74億元,其中,中債登托管量新增9996.75億元,達到47.44萬億元;上清所托管量新增4902.99億元,達到16.37萬億元。
從投資者持倉看,7月份商業銀行配置情況較好,基金配置力度維持6月增加態勢,券商、保險配置偏弱。分券種看,全國性商業銀行及城商行偏好低風險政府債券,農商行、信用社、廣義基金對同業存單增持較多,維持6月格局。整體而言,7月配置情況持續好轉,顯示債市情緒仍在轉暖之中。
全國性商業銀行增配國債、地方債,減持政策性銀行債以及各項信用債;城商行大幅增持國債;農商行繼續增持同業存單。券商和保險配置較弱,整體表現為減持。境外機構增持以國債為主,對各類信用債小幅增持。
廣義基金則繼續增加債券配置,其中,國債、同業存單配置增加較多。7月份,廣義基金在中債登新增托管量1697.37億元,在上清所繼續大幅增持4924.5億元。7月份廣義基金增持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791.90億元和368.17億元;繼續增持同業存單,7月增持4295.55億元,較6月增長了近1010億元。數據顯示,廣義基金配置熱情較高。
公募基金配置方面,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貨幣基金的配置主力是同業存單,在可投的品種中,同業存單的收益最高。北京一位管理百億規模的貨幣基金經理表示,因國債收益率低,他管理的產品不買國債,會買政策金融債,以買同業存單為主。
對于監管層正在醞釀的貨幣基金新規,該基金經理表示不買AA+以下的低評級同業存單。北京一中型公募的債券基金經理表示:“同業存單的配置主力是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能拿的比例不是很多。同業存單是短期品種,目前市場環境下,利率相對穩定,做短端配置。”
據券商研究報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貨幣基金凈值總規模已達到5.3萬億元,其中,銀行存款和同業存單是貨幣基金資產配置的主要選擇,貨幣基金資產中約57%為銀行存款和清算備付金,18%為同業存單。數據表明,同業存單與貨幣基金的風險與收益息息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同業存單配置仍在加快,相關監管政策或將落地更快。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