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政策干預下,周期股出現大幅回調,回吐一周漲幅,雖然供給收縮和漲價的邏輯并沒有被破壞,但大多數機構投資者認為政策導向是決定市場方向的關鍵因素,表示調整還未結束,對于本周市場保持謹慎態度。機構投資者認為市場在短期調整之后,如果能看到7、8月經濟數據繼續超預期,那么市場屆時會在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的板塊帶領下迎來下一波反彈。從投資角度來看,投資者傾向于均衡持有大消費(二線白酒)、金融(大銀行)、周期中滯漲的建筑,主題重視雄安板塊和國企改革。
海外(QFII):周期后續會產生分化,供給收縮的邏輯是重要影響因素,市場近期風險偏好有所下降.
上周市場周期股大幅回調,一方面受地緣政治緊張影響,一方面受國內政府對周期供給的態度轉變。和客戶溝通下來,認為周期后續會產生分化,本輪周期價格上漲主要依靠供給側改革,若部分產品如鋁供給收縮的邏輯受價格上漲制約較大,那么后續股價持續上漲較難,需要用時間去等待業績盈利帶來的空間。但對部分周期品比如稀土,化工來說,價格上漲的趨勢短期內不容易收到供給制約,或者短期供給難以跟上,那后續股價仍有反彈空間。但總體上伴隨黃金上漲避險情緒上升,市場近期風險偏好有所下降。
晨會分享
【宏觀李超/宮飛】宏觀: 削峰填谷決定利率仍在高位震蕩
貸款加權利率繼續上行,利率倒U形右側拐點未到;超額準備金率下降是新常態,TLF將會用作對沖;我們認為央行此舉擬將同業存單計入MPA考核影響不大;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未來會更加體現“削峰填谷”;“逆周期因子”有效糾正市場單邊貶值預期。
【策略戴康/曾巖/陳亞龍】策略: 利用波動上車制造
我們認為對價格降溫表態難以抑制內生性修復動力。歷史上周期股見頂的信號是十年期國債利率快速上行超過3.8%,信用風險大幅上升或直接的行政化手段下壓價格,當前未見三種信號;這一輪周期股的上漲中,稀有金屬、工業金屬、鋼鐵板材、化學原料等耐用品制造業上游資源品和材料,其PB估值仍有修復空間,并未匹配其盈利能力修復幅度;上游漲價對中下游盈利并非擠壓。市場結構性機會仍然集中在盈利能力中周期修復的制造業產業鏈。配置上建議關注“金色化工”組合。
【港股策略戴康//呂程】策略: 哪些港股有望進入港股通標的?
恒生綜指半年度調整結果即將公布,并將于9月初生效。屆時,港股通標的也將隨恒生綜指成分股調整。恒生綜指目標覆蓋香港主板95%的股票市值,對成分股個數沒有限定,對市值、換手率、持股集中度和停牌有規定。按照其編制方法,以及港股通標的要求,我們篩選出26只有望本次加入港股通的股票,行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房地產、可選消費、工業和醫療保健。此外,今年以來,一些持股高度集中的公司,已經按香港證監會要求發布了高度集中持股解決情況公告,這些公司有望在明年下半年納入港股通。
【金融沈娟/郭其偉】同業存單擬納入MPA考核:降低期限錯配,引導行業轉型
央行提出擬于2018Q1時起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同業存單納入 MPA同業負債占比指標進行考核。對其他銀行繼續進行監測,適時再提出適當要求。以Q1數據測算(同業負債+同業存單)/總負債超過33%的上市銀行有6家,分別興業(42%)、杭州(36%)、上海(35%)、浦發(34%)、民生(34%)、寧波(33%)。五大行、中型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平均比例為12%、30%、31%、16%。距考核執行時間相對充裕,給于銀行在規定實施前調整同業負債占比,預計銀行達標難度不大。不過為加強MPA的約束力,不能排除以后提高MPA達標要求的可能性。新規定直接影響是促使銀行加大發行一年以上同業存單,這將提高銀行業同業負債的平均成本和管理難度,引導銀行將更多資源向存款和金融債傾斜。從長期看,拉長同業負債期限有利于減少同業業務的期限錯配,降低體系的金融風險;同時擁有較強存款吸納能力、專注主業的銀行能夠脫穎而出。個股方面繼續抓龍頭看轉型,推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