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全基金
李婧
“少則得、多則惑”,專注于少量的事情上往往會有更好的結果。《人民日報》曾經刊發了一篇關于極簡主義生活的文章風靡一時,之后也反復被提及,似乎每個人都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做減法,選擇舍棄并有所節制,在簡單中尋求生活品質。應用在投資中,化繁為簡的智慧同樣適用。
極簡主義面臨許多選擇,選擇越多事情越復雜。在《選擇的悖論》一書中講到“選擇過多,會降低主觀的幸福感,會增加我們后悔的概率”。極簡主義運動的發起人約書亞·貝克爾拼命賺錢買所有想得到的奢侈品,卻發現并沒有提高幸福感。于是用一個月的時間,扔掉包括電腦在內80%的閑置物件,將注意力轉到家人身上,不久不再是局外人的他,真正找到了生活中的幸福。
“選擇過多”應用在投資中或許不僅會降低主觀幸福感,按照以下做法也大大增加了后悔的概率。投資股票有很多的選擇性,包括熱點、低估值、低市盈率等。如果按照每周更新,投資那些活躍度排名前一百的股票,似乎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市場上曾經恰巧有以此為跟蹤方法的申萬活躍股指數,其表現如何呢?過去十年(截至停止更新的1月20日)虧損近98%,應該說如果是這樣的投資結果,那后悔極了。
相比太多選擇的申萬活躍股指數,一些簡單到只選了一只績優老基金并“專情”持有十年以上的持有人就幸福得多。業績最好的股票型基金過去十年的回報近280%,也就是說如果十年前選擇一只績優的股票型基金,將極簡主義用在投資上,主動拒絕一些選擇,避免炒熱點一樣選擇基金、避免在買賣操作上做過多選擇,都可能降低投資“后悔”的概率,降低不必要的選擇成本。
極簡地投資,不意味著什么都不做,對付選擇這個“勁敵”,自我克制非常重要。借鑒《人民日報》提供的七種克制法則,在投資中都值得思考。區分投機與投資,如果堅定地為養老、子女教育等問題投資,需要做好資產配置與長期投資的準備,克制短擇投基的欲望;長期持有的標的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期業績比短期或許更值得選擇參考,因為如果時間足夠長,管理人會面對花樣百出的市場風格,無論是否得心應手都能應付自如的,說明長期戰勝市場的能力略勝一籌,也許克制被短期波動激起的贖回沖動,用極簡的態度避免一些選擇,總會有“幸福來敲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