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商業銀行核銷力度進一步加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商業銀行普遍加大了處置核銷力度。根據主要上市銀行披露的數據來看,16家上市銀行2016年全年使用撥備核銷將近60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超過千億,為近年來核銷處置最大規模。僅去年四季度上市銀行就核銷近2000億元,同比增加420多億元。這顯示出隨著不良貸款的持續增長,商業銀行充分利用了不斷拓寬的處置政策加大了撥備使用的力度,更說明了2016年年末商業銀行不良率走穩主要得益于資產處置的加速。
但需要說明的是,不良資產的核銷會消耗商業銀行較多的財務資源。尤其是在當前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壓力不斷加大的形勢下,不良資產的大力處置核銷為商業銀行的撥備資源帶來了較大壓力。
二是信貸規模的較快增長稀釋了不良貸款占比。受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近幾年商業銀行信貸規模擴張速度較高。較快增長的信貸規模一定程度稀釋了不良貸款率的增加。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前期貸款余額的環比增速基本低于不良貸款余額的環比增速。但2016年年底開始,貸款環比增速由2%左右的水平上升至10%以上,明顯高于不良貸款的環比增速。隨著貸款規模(不良貸款率分母)不斷增加,且增加程度高于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分子)的增加程度,不良貸款占比得到了稀釋。事實上,雖然不良貸款占比有所下降,但不良貸款的絕對規模仍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