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基本面再次成為主導08年利率走勢的核心邏輯,上半年通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下半年則為經濟增長。08年上半年,債市處于一個相對溫和的盤整階段。
1、2月南方出現罕見凍雨災害,對經濟增速造成些許負面影響,收益率下行。而此后通脹率的節節攀升抵消了前期南方罕見凍雨對利率的正面作用,利率又重新掉頭向上。
5月份,統計局公布4月通脹數據,通脹再度如預期走高,達到8.5%的歷史高位。當天下午,央行宣布再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雙重利空推動債券收益率迅速上行。6月份國家發改委宣布提高油價及電價,再度引燃通脹惡化的預期,收益率再遇重挫。
令人唏噓的是,市場對大洋彼岸美國正在發生的“次貸危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就開始逐步顯現,2007年8月開始沖擊美國金融市場。
當時市場投資者都堅信美國成熟的經濟、金融體系,足以控制其影響范圍,甚至稱之為“茶杯里的風波”。事實上,08年4月份,美國3月新屋開工數量急劇下降11.9%,降至17年最低水平。
但其后各種安撫言論和時好時壞的經濟數據麻痹了投資者對問題嚴重性的重視程度。直到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并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表明次級危機繼續惡化,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到來。隨之,國內監管及投資者對經濟基本面的看法急轉直下,債市開啟了罕見的、波瀾壯闊的快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