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比特幣國內報價突破20000元,創歷史新高。不到半年的時間,比特幣的交易價已經漲了近2倍,完勝各類交易資產。比特幣的火爆再一次帶火了一大波虛擬數字加密幣,萊特比、以太幣、狗狗幣等均開啟了瘋牛行情。今年以來,它們5倍甚至30倍的漲幅,連比特幣都望塵莫及。不過,業內人士提醒,高收益背后也有高風險,不少虛擬幣是通過傳銷等方式,逐步設置一些利益點,形成龐氏騙局來吸引投資者的,需要高度警惕。不少業內人士也將這些虛擬幣稱為“山寨幣”。
瘋狂“山寨幣”,漲幅太嚇人
比特幣交易價一路高漲,羨煞了不少投資人,但動輒上萬的價格又把大部分人給嚇退了。于是,不少有炒幣打算的投資人盯上了另一些虛擬幣。
其中最為知名的是萊特幣,從年初30元左右翻升至最高205元;元寶幣則從去年11月左右漲到現在50多元,漲幅均超過5倍。
最驚人的還要數“以太坊”。今年年初,“以太坊”的價格還不到60元,3月份前還在100元以下徘徊,到4月走上300元區位,截至昨天下午收盤,已經到1800元上方,短短半年漲了近30倍。
成交價格翻升的同時,成交量也急劇攀升。以中國本土團隊打造的元寶幣為例,在今年3月之前,其日成交量均為數千個。而進入3月以后,則迅速躋身萬個成交量行列;進入4月,成交量開始以10萬個計。
現代快報記者通過微博搜索加入了一個狗狗幣的QQ群。群里一位自稱狗狗幣的“老粉”告訴記者, 自己是2014年1月開始買狗狗幣的,大規模買入是在2014年下半年,在當時狗狗幣價格只有0.7厘左右的時候投入了二三十萬人民幣,現在已經賺了近百萬。
幾年前就火過,不少是圈錢的騙局
了解數字加密幣的投資人都知道,2013年的時候,“山寨幣”就風光過。巔峰時期,400多種“山寨幣”前后相繼登場。
不過,2013年,比特幣飆升80倍,但隨著年末中國央行的監管政策出臺,市場迅速冷卻,整個2014年比特幣價格暴跌80%,許多“山寨幣”泡沫也隨之破裂。
很長一段時間,“山寨幣”市場一蹶不振,為何今年又卷土重來?行業分析師肖磊認為,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投資者基數正在迅速擴大,2015年和2016年比特幣價格穩步抬升,以及全球對區塊鏈技術的追逐,導致“山寨幣”再次吸引了資金和投資者的關注。
不過,他也提醒投資者,“山寨幣”里不少就是騙局。“目前除了主流的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幾個主要交易數字貨幣之外,還有上百種的活躍數字貨幣,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還主要停留在概念營銷階段,大部分都是雷同的,很多相關技術公司,用幾個程序員,發起一個類似眾籌的方式,就可以發行一種數字貨幣。不少‘山寨幣’是通過傳銷等方式,逐步設置一些利益點,形成龐氏騙局,來吸引投資者的。這類‘山寨幣’往往會以保本保息或固定收益的方式,拉人頭方式擴大發行,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
QQ群吹噓,價格抬高后出貨離場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山寨幣”開發者的“盈利”模式是也很簡單,先制作一款山寨幣,然后創建幾個早期追隨者的社區和QQ群,吹噓該山寨幣的優勢,忽悠后來者,等到價格抬高后,就出貨離場。不少投資人明知可能是騙局,但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往里沖。“畢竟初期投入比較小,萬一成功了就能大賺一筆,因此都會投一些。”一位數字加密幣的投資人說。
提供虛擬貨幣交易的第三方平臺也從中牟利,除了收取買方賣方每一筆交易的手續費,要想進入該平臺實現交易,得先交一筆不菲的手續費。
不過,肖磊也強調,比特幣這類數字加密幣是發展的趨勢,有一定的投資價值,可以作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但不建議普通投資者跟風炒幣。“實在要買,就買‘龍頭’。”
對于炒幣平臺的選擇,肖磊也給出了建議。“國內現在交易平臺非常多,如果一些平臺上市的幣種越多,說明出問題的概率越大,我一般建議投資者不要選擇哪種超過20種幣種的平臺來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