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么最寶貴?答曰:人才最寶貴。
那為什么我作為一個人才沒有被溫柔以待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作為一個擁有五年職場經驗的老手,平時工作表現還算尚可,但是最近公司找來了一個職場小白,剛工作沒多久。無意中你探聽到這個職場小白和你的工資并沒有差多少,哦No!
這時候你的心情是不是有一萬頭草擬馬在呼嘯?你是咽下這口氣忍了,還是甩手另尋它枝?
小編勸你,別急著跳腳。這個現象其實在職場中很普遍。尤其是在目前人力資源成本上升的現狀下,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確實可能與職場老人在薪資上平起平坐。
為什么這樣的現象會一而再地發生?
捫心自問一下,你所在的職位是不是直接關系公司利益的重要職位?你有沒有明顯優于他人的特殊技能?你對公司的貢獻是不是突出于其他同事?
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就不要掙扎于你的薪資與畢業生相差無幾了。
公司底層職位的工作,說白了其實并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對人的要求也并不高。一個擁有五年工作經驗的老手和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在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殘酷的真相是:其實一個新人要掌握你干了五年的這份工作只需要三個月試用期。
三個月之后,你們的距離已經很小了,如果再加上職場小白善于學習和總結,又樂于創新,他超越你并不是多難的事。
所以,換句話來說,你被別人取代的難度并不高,或者說別人超越你的難度并不高。你在拿這份薪水時并沒有建立很高的職業壁壘。
說到這里其實大部分人都明白了,決定你薪資的真正主導因素并不是老板的金口,而是你的那些競爭者們的薪資水平。
你是和他們一樣,還是你有優于他們的職業技能?后者顯然是個加薪項,這意味著你能比同類競爭者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那么你就值更多的薪資。
可是很多人說,我工作那么多年,那些工作經驗就不能成為高薪的理由嗎?
很抱歉,現代社會還真的不能。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流水線上的兩個工人,一個干了5年、一個干了1一個月,他們之間的薪資會差多少?
嘉豐瑞德小編認為,其實差得會很少。因為干了一個月的工人,只要再給他數個月時間,他的熟練程度能達到和熟練工差不多的水平。
這個工作崗位的極限就是熟練度,除此之外,毫無價值。
我們在工作中也是一樣,一個底層員工,你在本職工作上再盡心盡職,其實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說你的職業天花板非常矮。
所以無論你如何用力地工作,公司不會給一個底層員工太高的工資,這是崗位性質決定。
要打破這樣的天花板你只能調崗,或者提升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技能,展示自己在另外崗位上的職業水平。
總之一句話,不要迷信工作經驗之類的鬼話,盡可能培養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或者磨練自己在單一技能中優于他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