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20款乳膠漆比較試驗結果顯示,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棵樹”,603737.SH)旗下樣品耐污漬性和耐洗刷性效果較差。據了解,所謂耐污漬性是乳膠漆的漆膜表面被一些污染源弄臟后,經過中性洗滌劑擦洗后,殘留痕跡是否明顯的一項性能指標。而乳膠漆的耐洗刷性是指涂層經反復擦洗而不破損的性能,乳膠漆的耐洗刷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產品品質的高低。
與此同時據記者根據三棵樹公司最新發布的財報、公告分析發現,一方面,公司于去年6月3日上市后便頻繁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變更資金用途,另一方面,公司大舉使用短期借債,償債能力承壓。
耐污耐洗刷性差
近日,中消協發布20款乳膠漆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樣品具有很好的遮蓋能力和良好的抗霉菌性能。20款樣品中,有13款耐污漬性能較好。其中,三棵樹的個別樣品不僅耐污漬性較差,耐洗刷性也較差。
耐污漬性是指乳膠漆的漆膜表面被一些污染源弄臟后,經過中性洗滌劑(如:洗手液、洗滌液)擦洗后,殘留痕跡是否明顯的一項性能指標。耐洗刷性是指涂層經反復擦洗而不破損的性能,乳膠漆的耐洗刷性能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產品品質的高低。根據HG/T4756-2014《內墻耐污漬乳膠涂料》的要求,乳膠漆的耐洗刷性能需達到洗刷2000次之后漆膜仍未損壞,才能滿足使用要求。比較試驗發現,20款樣品中有兩款樣品經洗刷2000次之后漆膜被擦破,包括“富亞”和“三棵樹”兩款樣品。
三棵樹方面在回復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品“三棵樹凈味二合一墻面漆”嚴格按照“GB/T
9756-2009《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合格品的要求進行生產,該標準中規定耐洗刷性達300次即為合格品,達到1000次已屬一等品。該款產品不屬于兒童漆,也沒有在包裝上及宣傳上顯示具有耐污漬性能或執行“HG/T4756-2014《內墻耐污漬乳膠涂料》”的標準,
“HG/T4756-2014《內墻耐污漬乳膠涂料》”實際屬于化工行業推薦標準,非國家標準。
資料顯示,三棵樹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為1億元,實際控制人為洪杰(發行前持有公司股份89.3935%),主營業務為建筑涂料(墻面涂料)、木器涂料以及膠粘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做中國健康漆的領導品牌”為經營目標,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涂料產品。公司于去年6月3日首次登陸上交所,以發行價為15.94元/股公開發行2500萬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3.98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0.63億元后實際募資3.35億元。發行后總股本達1億股,實際控制人洪杰發行后持股67.0451%。
募投項目進度緩慢?
事實上,三棵樹自2012年進入初審以來,其上市之路并不順利,其間一度因相關事務注冊會計師更換中止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據三棵樹此前發布的招股書顯示,此次首發募資的3.35億元將分別用于“年產8萬噸水性涂料擴建項目”(1.70億元)、“技術中心擴建項目”(0.25億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0.4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1.00億元),已于公告日之前完成。但上市兩個多月后,公司卻一紙公告將原本“年產8萬噸水性涂料擴建項目”(1.70億元)全部變更用于投資“四川三棵樹涂料有限公司涂料生產及配套建設項目”,而變更資金占到此募資凈額的50.70%。
在變更公告中,三棵樹表示,“年產8萬噸水性涂料擴建項目”原主要立足莆田,輻射福建省及周邊華東、華南部分省份。經過歷年技改擴建,莆田生產基地的產能緊張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在西南地區產品銷售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需要實現產品的就近生產與供應,以提高產品的供應能力和速度,節省物流等成本,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截至2016年年底,募集資金累計投入1.89億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余額為
1.47億元。三棵樹表示,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募集資金與承諾投入金額相差0.18萬元,差異主要為募投項目技術中心擴建,因部分研發設備尚未購買,導致項目投入金額不及預期。
資深財經法律專家、山東誠功(北京)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張桂梅表示,三棵樹募資半年后仍有大量資金尚未使用及中途改變募集資金用途折射出一個信號,以前承諾的項目進展可能需要不了預期的資金量或者進展緩慢,再或者項目的可投資性有問題。
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金額超1.3億元
記者梳理三棵樹2016年年報了解到,公司總營收約為19.48億元,同比增長28.28%;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15.71%;扣非凈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17.81%;資產負債率為42.63%;歸母股東權益合計9.7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5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73.15%,主要系公司應收賬款較上年同期增加1.06億元,應收票據較上年同期增加1.38億元,使得報告期內經營性現金流流入金額減少所致。
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總營收約為3.35億元,同比增長57.54%;凈利潤-0.13億元,同比增長6.87%;扣非凈利潤-0.28億元,同比增長7.05%;歸母股東權益合計9.6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36億元。
記者注意到,雖然2016年和今年一季度業績均呈現增長態勢,但公司各項成本也在飆升。其中,2016年總營業成本為18.07億元,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10.65億元、4.85億元、2.25億元,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長33.34%。一季度總營業成本為3.70億元,而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2.01億元、1.05億元、0.59億元,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長77.07%。各項指標均比往年同期增幅不少。公司表示,成本上升主要是支付材料貨款、稅費及職工薪酬增加、公司年內銷售產品結構變化、單位產品銷售均價降低所致。
另外,2016年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和存貨分別為1.47億元、2.71億元和0.39億元、1.27億元;一季度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和存貨分別為1.36億元、2.73億元和0.54億元、1.66億元。就上述指標陡增,財報表示系工程墻面漆銷量上升,地產類客戶主要使用票據結算;銷售規模擴大,特別是工程墻面涂料銷量上漲較快,應收賬款相應增加;年底備貨支付原材料貨款;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對主要原材料加大了儲備采購。
值得一提的是,年報和季報合并資產負債表分別顯示,公司當期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1.59億元和1.48億元,而短期借款竟也分別高達1.40億元和3.24億元。財報表示,短期借款上升系公司貸款及票據貼現增加所致。
張桂梅認為,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成本也在飚升,而且營業成本所占比重較大、增長比率大大上升,可見三棵樹作為以經營墻面漆為主業的生產性企業,面臨的市場和經營環境是嚴峻的。一方面,公司的經營成本增加,這可能由于原材料、人工、制造費用等直接成本的上漲或者營銷、管理、融資成本(財務費用)的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應收、預付款項與存貨的增加,說明產品的銷路并不通暢,市場壓力大。加之高額短期借款,可見在市場的壓力下,公司的流動性也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況。三棵樹認為,應收票據等上漲并不能直接反映公司的競爭力或產品議價能力,公司處于成長期,上述指標隨公司營收的上漲而上漲。
一方面,公司在大筆舉債,另一方面,公司拿出部分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據記者粗略統計,三棵樹自上市后,先后發布10多份理財公告,據今年最新(4月26日)發布的《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到期贖回并繼續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顯示,公司前12個月內使用閑置募集資金累計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金額為人民幣1.30億元,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人民幣5000萬元。
據悉,三棵樹于去年8月26日董事會批準,同意公司于當日起一年內,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和募集資金使用的情況下,對最高額度不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資金額度可滾動使用。
在4月10日發布的《關于使用暫時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中稱,擬使用暫時閑置自有資金不超過2億元(額度內可滾動使用)購買不超過12個月的固定收益型和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張桂梅說,巨額短期借款無疑會對公司經營的流動性帶來壓力。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從資本的保值和增值層面無可厚非,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會對理財產品的安全性、保值性、投資期限、投資金額等有比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會造成流動資金不足等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的財務風險。
市場評論人士熊錦秋曾表示,目前融資難、融資成本過高是制約部分企業發展的瓶頸,上市公司從投資者那里募集資金,不用還本付息,本應利用這個絕對優勢盡快將企業做大做強,但有些上市公司卻將寶貴的資本購買理財產品,這是對資本資源的巨大浪費,是脫實向虛,對此必須嚴格規范。
三棵樹方面對記者表示,公司日常經營貸款及部分閑置募集資金理財,均為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的經營決策,并履行相關程序,不存在違法違規及損害股東權益的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