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領域,似乎總有那么幾條普遍適用的定律。比如木桶定律。
什么是“木桶定律”?
所謂“木桶定律”,就是指一只木桶如果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
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定律”還有另外兩個推論:
第一,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沒有發揮租用,低的木板造成了高的木板的浪費。
第二,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應該設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
對于一個團隊來說,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一個人或一個部門較弱,就很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團隊的綜合實力。
那在投資理財方面,“木桶定律”能說明哪些問題呢?
“木桶定律”與財富
國內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資深理財師表示,“木桶定律”與投資理財的關系主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方面,如果在一個人的資產配置中,有股票、基金或期貨等高風險投資品,同時它們又經常出現虧損,那這些投資品就是整體投資中的“短板”。
它們不僅會拉低整體的投資收益,甚至由于其它方面的投資收益無法補足虧損,導致投資者的整體收益為負。那這樣的投資,就很難達到投資者所期望的效果了。
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投資高風險產品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包括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專業技能等。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控制風險,可以配置穩健型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如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均衡風險和利潤。
同時,若出現虧損較多的情況,要及時止損并想方設法補足。
另一方面,嘉豐瑞德的理財師指出,就投資者個人而言,也不能有明顯的“短板”。比如心態不夠平穩、做著不擅長的投資等。當市場情況比較好的時候,問題還不大,但市場一旦出現較大的波動,又正好戳到自己的短板時,那投資收益就懸了。
對投資者來說,取長補短是關鍵。在投資理財時,一定要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長處以彌自己不足的地方,這樣才能讓投資理財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