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的朋友小A最近表示很苦惱。
他已經在公司工作5年了,自認為工作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但卻總是無法更進一步。
每次和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都得不到肯定的答復。看著身邊和自己工作時間差不多的同事,不斷得到提拔,心中不免產生失落和埋怨,想著干脆辭職算了。
小巴反問他,你以為的工作能力就是上司眼里你的工作價值嗎?
事實上,在職場上存在這樣一個不等式:
你的工作能力≠工作價值≠上司眼里你的工作價值
所以與其被動地讓上司影響你,成天抱怨,不如主動溝通,讓上司知道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用對你有利的方式引導你,并提供資源使你盡早達成目標。
本期M周刊就從“走進上司信任圈”和“讓上司看到你的價值”兩個方面教你正確建立與上司的關系,捅破職場天花板。
No.1
如何獲得上司信任
我們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你覺得和上司關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一,他喜歡你;二,他需要你;三,他信任你。
如果你的選擇是三,那恭喜你,你已經懂得了向上管理的真諦。
與上司關系的最高境界就是贏得上司的信任,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想走進上司信任圈,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到這些:
1了解上司的需求
辦事靠譜,能力強的人就能獲得上司的信任嗎?錯。上司眼里,你的工作價值體現在你所做的工作有沒有支持到上司的目標。要獲得上司的信任,首先你要了解上司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4個步驟
搞清楚“上司到底想要什么”
①了解工作的目的
以制作活動總結為例,在動手前先思考“為什么要做這份總結?”“這份總結是做給誰看的?”“通過這份總結,想要達到什么效果、得出什么結論?”等問題,來理解工作的出發點及背景。
②檢視過去的言行
想一下這些問題,并在紙上寫下答案:“你曾做過什么讓上司稱贊的事?”“上司在什么事上曾經親自指導過你?”“遭責罵的主因有哪些?”“上司在閑聊時是否曾無意表達了他的期望和標準?”
③分析工作現狀
“上司現在最希望我做什么?”“他最贊賞的人是誰?”“他對我手邊工作的要求是什么?”……試著問自己問題,把答案記下來,尋找蛛絲馬跡。
④直接向上司打聽
做法1:探詢上司對工作的看法。
“經理在我這個年紀時,對工作的目標是什么?”
“你在工作幾年后上升到這個職位?”
做法2:探聽上司識人的標準。
“你覺得剛來的新人怎么樣?”
做法3:正面進攻。
“你覺得我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2摸透上司偏好的工作習性
當你和上司起了沖突,或者自己的建議總是不能被采納,你一定曾暗自期盼能碰上一個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好上司。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上司,但我們可以改變與上司的溝通方式。
4個象限
搞清楚“上司到底喜歡什么溝通方式”
以溝通模式的兩條連續光譜可形成一個坐標圖。將自己與上司在坐標上定位,可認識上司與自己的溝通風格,調整自己向上溝通的方式。
封閉表達型上司:
特色:喜歡一對一說話,團隊討論時不太發言,也不會插嘴。
應對方式:不妨多配合他的不多話的風格,通過私下單獨對話或使用郵件等書面方式與他溝通。
高度強勢型上司:
特色:傾向利用指示的方式下達命令,告訴大家怎么做、怎么想。
應對方式:盡可能快速切入重點,并使用直接的用語,像是“應該”“將會”“要這樣”“不能那樣”等,而不是“可能”“試試看”等。
開放表達型上司:
特色:較習慣與人互動,肢體語言也比較豐富,并隨時都能加入討論或開啟新話題。
應對方式:可多使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與他溝通;聆聽時,則多以微笑、點頭來表示認同。
低度強勢型上司:
特色:擅長詢問,與大家分享“可以”怎么做,怎么想。
應對方式:最好能多問問題,找出他的意見,并且在回答前,先重述對方的話,讓上司知道你已經聽懂他說過的話。
3了解上司強弱點,截長補短
在職場中,為了讓上司能全心達成最重要的目標,優秀下屬的目標是讓上司沒有后顧之憂,代替上司完成他不擅長、無法照顧到的甚至是不愿意做的工作。
比如有的上司討厭編寫每月一次的市場報告,如果你正好擅長制作、完善報告,不妨勇于代勞。
在上司的弱項上主動承擔責任,是最容易讓上司知道你貢獻的方法。要知道,上司最信任的下屬,是能夠“徹底協助自己工作的下屬”。
No.2
讓上司看到你的價值
為什么升職加薪總輪不到你?
其實真正的原因只有兩個:
第一,不是現在;第二,不是你。
你目前的工作價值在上司眼里還沒到加薪的時候;你在上司的心中不是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上司看到自己的工作價值,以此來獲得更重要的工作機會,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讓上司知道你的能力
上司在交付工作時已經伴隨著對部屬能力高下的評斷,畢竟部屬表現的好壞上司是要承擔責任的。
身為下屬,不應該期待上司可以獨具慧眼,而是要做出成績,主動展現自己的才能,讓上司放心授權給你,否則就永遠只能被動地等待上司交派任務。
4個訣竅
讓上司看見你的好能力
①主動匯報
你需要主動向上司報告自己的才能,或是對工作的心得。
要知道下屬越多的上司,越難發現每位員工的潛在能力,如果員工能主動表示,上司就可以迅速決定該把工作交給誰。
②以“超越”目標來完成工作
當你做完上司給你的一個任務,在跟他匯報的時候,再補上一句話,這句話叫做“我還能做些什么?”這就不僅僅做了100%,而是做了120%。那多出來的20%,就是他會感謝你、去多了解你的部分。
③留2分空間給上司發揮
最高難度的提案技巧,其實是拿出98分的策劃案,讓上司補充2分,尊重上司的意向,提案才容易獲得上司協助。
④當個有存在感的人
雖然上司都想將工作交給“有能力”的人,不過很多時候所謂的“有能力”,并不是單純地用數據去衡量的一種狀態,有時候指的其實是在職場上的“存在感”。
你可以在平時工作時的行為舉止中表現自己對某項任務的“野心”,完成任務時與團隊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另外,工作時不要表現出分身乏術的樣子,應該從容不迫,讓上司覺得可以把工作交給你。
2不要給上司意外
對上司來說,在他負責的組織里,任何讓他感到意外的事都會讓他對對方的好感降低。比方說,反復無法在deadline內完成工作,或表現大起大落的員工,就很難取信于上司。對上司來說,可掌控的平穩表現比時好時壞要讓人安心多了。
3個階段
不讓上司問出“那件事辦得怎么樣了?”
①開始著手階段:正確地理解上司的指示和要求,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問到懂為止。然后再以自己所聽到的內容為基礎制作草案,并針對需求、質量、資源渠道與截止日期等事項,與上司進行協商。
②執行階段:以與上司事前協議的要求為基準,確認業務執行過程。中途必須檢核進行中的業務方向,有偏差可及時修正。若是制作策劃案,可帶著草案和上司討論具體內容,有不確定的部分必須即刻報告。
③完成任務前的確認階段:完成90%以上的工作之后,與上司進行最后溝通,先以草案進行最終檢討,確定后才100%地完成報告。
每個人都有兩條腿,向上管理,就是一邊管理左腿——上司的期待值,另一邊管理右腿——跟他之間的關系,從小步慢走變成小步快跑。只有這樣,才能用好老板,讓老板成為你職場成長中的同路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從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